具对位结构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942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显示面板、覆盖基板以及对位标记。背光模块具有一支撑框,且支撑框上形成有至少一对位孔。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并具有第一基板。覆盖基板覆盖于显示面板相反于背光模块的外侧,并伸出第一基板的端缘外。对位标记可形成第一基板或覆盖基板上,且在支撑框上的垂直投影范围至少部分与对位孔重叠。藉由对位标记及对位孔的配合,得以在组装过程中确保各部件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显示面板、覆盖基板以及对位标记。背光模块具有一支撑框,且支撑框上形成有至少一对位孔。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并具有第一基板。覆盖基板覆盖于显示面板相反于背光模块的外侧,并伸出第一基板的端缘外。对位标记可形成第一基板或覆盖基板上,且在支撑框上的垂直投影范围至少部分与对位孔重叠。藉由对位标记及对位孔的配合,得以在组装过程中确保各部件的相对位置。【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具有对位结构设计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除了产品设计本身外之外,显示装置的组装亦是影响产品良率的重要环节。在公知的显示装置组装流程中,以显示面板先与背光模块组合,再将外层的覆盖基板装设在显示面板上方。但是采用此一组装流程时,为了维持组装时显示面板及覆盖基板间介面的平整性,因此需于显示面板上方涂布一定厚度的胶层,造成在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上仍不尽理相 随着组装流程的改进,部分显示装置的组装流程改以显示面板与装设其上的覆盖基板先组合,再将组合好的显示面板和覆盖基板与背光模块组合。藉由先贴合显示面板与覆盖基板,可改善显示面板与覆盖基板之间的平整度,使显示面板与覆盖基板间的胶材厚度减少,因而使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更薄。 然而,采用前述显示面板与覆盖基板预先组合的方式,在与背光模块组合时可能发生问题。由于覆盖基板具有较大的长宽尺寸,因而在覆盖基板与显示面板组合好后要装设到背光模块上时,覆盖基板会挡住显示面板的边缘。这样的情形将使得组装人员视线上无法确认显示面板的下基板与背光模块侧墙的相对位置,往往容易导致下基板压迫背光模块侧墙而造成破片的结果,因而影响显示装置的制程良品率。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采用的组装方法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提高显示面板组装时的准确性。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显示装置具可对位的设计,以减少生产过程对显示面板的破坏。 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显示面板、覆盖基板以及对位标记。背光模块具有一支撑框,且支撑框上形成有至少一对位孔。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并具有第一基板。覆盖基板覆盖于显示面板相反于背光模块的外侧,并伸出第一基板的端缘外。对位标记可形成第一基板或覆盖基板上,且在支撑框上的垂直投影范围至少部分与对位孔重叠。 显示装置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于第一基板或覆盖基板上形成对位标记;附覆盖基板于显示面板的外侧,使覆盖基板伸出第一基板的端缘外;于背光模块的支撑框上形成有至少一对位孔;将组合的显示面板及覆盖基板移至背光模块上方,并经由对位孔检测对位标记的位置以对位显示面板及支撑框的相对位置;于对位完成后组合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于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组合完成后以胶带覆盖对位孔于支撑框底面形成的开口。藉此方法,可利用背光模块上的对位孔确认对位标记的位置,使显示装置组装良品率提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3A至图3C为对位标记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包覆胶带的示意图; 图5A与图5B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图5A所示的显示装置包覆胶带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组装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8A至图8G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装置 110背光模块 112支撑框 1121 底面 113金属框 1131第一对位孔 114背光源 115 胶框 1151第二对位孔 116对位孔 118 开口 130显示面板 131 第一基板 131a, 132a 端缘 132 第二基板 134偏光片 150覆盖基板 150a 外缘 152 胶层 170对位标记 190 胶带 200摄影装置 a水平距离 b垂直距离 dl第一孔径 d2第二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系在显示装置组装过程中提供一种对位标记,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组合前先将对位标记形成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上,或是形成于覆盖基板上。另一方面,在背光模块上形成有贯通的对位孔,自背光模块下方经对位孔确认对位标记,可帮助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完成组装。显示面板较佳包含液晶显示面板,但亦可为其他需与背光模块配合使用的不同种类面板。 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100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含背光模块110、显示面板130以及覆盖基板150。背光模块110可具有背光源114及支撑框112,且支撑框112上形成有对位孔。举例来说,支撑框112包含金属框113与设置于该金属框113内的胶框115。金属框113具有第一对位孔1131,而胶框115具有第二对位孔1151,第一对位孔1131与第二对位孔1151彼此连通以共同形成前述的对位孔,其中第一对位孔1131与第二对位孔1151可分别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径。如图2所绘示,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对位孔1131的孔径较第二对位孔1151的孔径大,如此一来,运用在对位时可透过胶框115上孔径较小的第二对位孔1151进行对位即可完成确认显示面板130与背光模块110间的位置确认。除此之外,孔径大小不相等的关系亦提供制作上的弹性,避免在金属框113上形成的第一对位孔1131与在胶框115上形成的第二对位孔1151因制造公差或组装公差等因素而影响对位视线。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依实际需求选择第二对位孔1151的孔径大于第一对位孔1131的孔径(亦即利用金属框113的第一对位孔1131进行对位),或是选择使第一对位孔1131在垂直方向上对齐第二对位孔1151以共同形成前述的对位孔(即第一对位孔1131与第二对位孔1151的孔径相等)。除此之外,支撑框112亦可仅由金属框113或胶框115所构成,此时对位孔则相对仅由第一对位孔1131或第二对位孔1151单独形成。 如图1所不,显不面板130设置于背光模块110上,并可具有第一基板131及设置在第一基板131上的第二基板132,在两基板间则夹设有显示介质层(未绘示),例如液晶分子层。如图1所示,在第一基板131上靠近角落的位置设置有对位标记170。对位标记170较佳形成于第一基板131朝向覆盖基板150的一面,且较佳与第一基板131上形成讯号线路的金属层在同一光罩制程中形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对位标记170亦可形成于第一基板131朝向背光模块110的一面。此外,对位标记170于垂直第一基板131的方向上投影对应于第一对位孔1131与第二对位孔1151。另外,第一基板131与第二基板132外侧可各对应设置有偏光片134。覆盖基板150覆盖于显示面板130上,亦即,覆盖基板150覆盖于显示面板130相反于背光模块110的外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光模块,具有一支撑框;其中该支撑框上形成有至少一对位孔;一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并具有一第一基板;一覆盖基板,覆盖于该显示面板相反于该背光模块的外侧,并伸出该第一基板的端缘外;以及一对位标记,形成于该第一基板或该覆盖基板上,且在支撑框上的垂直投影范围至少部分与该对位孔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竹宏邓雅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