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0083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密过渡岩的预测方法,涉及石油开发油藏工程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型正演:精细层位标定与致密过渡岩剖面与砂岩剖面单井模型正演,分析砂岩与致密过渡岩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2)常规地震属性提取:针对目的层位,利用常规地震属性方法提取沿层的属性,包括振幅以及频率;(3)属性优选:优选反应岩性差异大的地震属性,即地震振幅和频率属性,并进行属性预处理;(4)属性融合:利用地震振幅和频率属性,进行属性融合公式选取,扩大优势属性压制劣势属性,并测致密油储层的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测方法融合了多地震属性信息,能够区分砂岩与过渡岩类的地震响应特征,能够有效预测致密过渡岩类空间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油藏工程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致密油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新亮点,北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我国近年在致密砂岩油有重大发现,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地广泛分布,显示了巨大的开采潜力,大港油田也有所发现,但总体勘探开发和相关研究仍处于准备阶段。三角洲砂体沿湖盆边缘环带状分布,古湖盆低斜坡-中心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远岸水下扇砂体及致密过渡岩类等致密储层与富有机质页岩、暗色泥岩呈互层式大面积连片分布。以往对砂岩及致密过渡岩类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确,常规地震属性无法进行致密过渡岩类预测,凹陷致密油分布预测主要是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录井等来确定有利区带,受钻井平面分布限制较大。因此,致密过渡岩类的空间展布规律预测还需要借助地震预测方法,地震属性预测就是其中手段之一,然而常规单地震属性分析很难区分砂岩互层与致密过渡岩类储层,所以急需一种针对致密过渡岩类的多地震属性融合地震预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预测方法融合了多地震属性信息,其可提高地震岩性预测的分辨能力,区分砂岩与过渡岩类的地震响应特征,能够有效预测致密过渡岩类空间分布。为了解决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问题并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致密过渡岩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模型正演:精细层位标定与致密过渡岩剖面与砂岩剖面单井模型正演,分析砂岩与致密过渡岩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2)常规地震属性提取:针对目的层位,利用常规地震属性方法提取沿层的属性,包括振幅、频率以及时窗弧长;(3)属性优选:优选反应岩性差异大的地震属性,即地震振幅和频率属性,并进行属性预处理;(4)属性融合:利用地震振幅和频率属性,进行属性融合公式选取,扩大优势属性压制劣势属性,并测致密油储层的分布。其中,所述步骤(1)的模型正演利用测井、录井、薄片分析数据确定岩性组合,通过褶积进行砂岩互层与致密过渡岩的单井模型正演。其中,在步骤(4)中,通过提取的地震振幅与频率属性,计算致密过渡岩融合地震属性,融合属性=(Sqrt(amp)/freqn),其中amp为振幅属性,freq为频率属性。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型正演:根据测井及薄片岩性分析结果,井震结合进行精细层位与岩性标定,分别建立一维砂岩剖面单井型及致密过渡岩类剖面地震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获取与实际井旁道最近匹配地震记录,进而分析过渡岩类强振幅形成机理以及不同岩性间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2)常规地震属性提取:针对过渡岩类发育的目标层位,利用现有技术(现有公知的商业软件)沿层开时窗提取各种振幅类、频率、波形类、功率谱的地震属性,结合已钻井的岩性标定和模型正演分析结果,分析典型砂岩及过渡岩类的振幅及频率属性特征,在砂岩界面及过渡岩类内部白云岩含量突变界面处出现强振幅反射特征,而过渡岩类由于厚度普遍较大,因此主要为低频强反射,而薄层砂岩主要为高频强反射,分异性较好的厚层砂岩也为低频强反射特征;(3)属性优选处理:从多个属性中优选反应岩性差异大的地震属性,包括均方根振幅、瞬时频率属性;考虑到过渡岩类中白云岩含量及厚度不同时,振幅属性的数值差异较大,直接应用振幅属性时由于色标颜色少会导致弱振幅的差异变化被忽略,因此需要对振幅属性进行差异弱化处理;瞬时频率属性虽然能部分反映砂岩与过渡岩类的差异,但数值变化范围较小,因此需要对频率属性进行差异强化处理;(4)属性融合:利用步骤3中优选的地震属性,提出致密过渡岩类地震预测属性融合公式,融合属性=(Sqrt(amp)/freqn),其中amp为振幅属性,freq为频率属性;Sqrt为平方根,n为大于1的经验常数,根据典型砂岩与典型过渡岩类频率差异的大小确定n的取值,如果两个频率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则3≥n≥2,如果两个频率差的绝对值大于10,则2≥n>1.2:利用该算法计算出的融合地震属性,既有振幅属性信息,又含有频率属性信息,扩大优势属性压制劣势属性,克服了单地震属性只能部分反映岩性差异的缺点,从而有效预测致密过渡岩类的平面分布。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预测方法中综合利用了测井、录井、薄片分析等数据,并利用正演分析了地震响应特征的差异,提高了属性提取的针对性,预测准确度相对传统提取属性方法有很大提高,优选了地震属性,并开发了新的属性融合算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致密过渡岩类预测方法在X地区进行了试验和应用,相比其他算法(甜点属性、高亮体属性),能更加有效的区分致密过渡岩类与砂岩地层,理论结合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GD6X1井合成地震记录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GD6X1井模型正演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KN17井合成地震记录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KN17井模型正演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Ek21振幅属性图。图6为实施例1中的Ek21频率属性图。图7为实施例1中的Ek21振幅频率属性融合图。图8为实施例1中的K1含油评价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需要声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的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意味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以限定的权利要求为准。实施例1如附图1~4所示,首先,针对X地区重点井GD6X1与KN17井等井进行了合成记录标定及一维模型正演(其中GD6X1井钻遇致密过渡岩类压裂后获得工业油流,KN17井在同一层位钻遇的是典型砂岩互层地层),进而分析两者的地震响应差异性,发现在致密过渡岩类内部有两个明显的白云岩含量不同的层段,白云岩含量高时形成一个高速台阶,会出现强振幅反射特征,砂岩内部由于砂岩与泥岩速度的差异,也会出现强振幅反射特征。第二,针对性目的层Ek21提取振幅类、频率类、波形类属性,根据已钻井的岩性标定分析结合地震属性来看,振幅属性的强弱关系能部分反映致密过渡岩类和砂岩,但据此预测的致密过渡岩类边界,比实际过渡岩类的分布范围大,因为部分砂泥分异好的砂岩地层也具有强振幅特征;致密过渡岩类的频率属性与砂岩相比,就有低频特征,但X地区西部N井区砂体由于厚度较大,也具有低频特征;如图5~6所示目前商业软件提供的常规地震属性、特殊地震属性(高亮体属性、甜点属性)均不能有效区分致密油区带与砂岩区带。最后,在对优选出来的均方根振幅及瞬时频率属性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振幅频率属性融合算法(Sqrt(amp)/freqn),在n=2.2的情况下,得到了综合振幅频率特征的新地震属性,如图7所示。图8中断线多边形是根据已钻井确定圈出的致密过渡岩类分布范围,通过图7与图8的对比分析,可验证该地震属性融合致密过渡岩类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密过渡岩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模型正演:精细层位标定与致密过渡岩剖面与砂岩剖面单井模型正演,分析砂岩与致密过渡岩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2)常规地震属性提取:针对目的层位,利用常规地震属性方法提取沿层的属性,包括振幅以及频率;(3)属性优选:优选反应岩性差异大的地震属性,即地震振幅和频率属性,并进行属性预处理;(4)属性融合:利用地震振幅和频率属性,进行属性融合公式选取,扩大优势属性压制劣势属性,并测致密油储层的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过渡岩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型正演:根据测井及薄片岩性分析结果,井震结合进行精细层位与岩性标定,分别建立一维砂岩剖面单井型及致密过渡岩剖面地震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获取与实际井旁道最近匹配地震记录,分析致密过渡岩强振幅形成机理以及与砂岩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2)常规地震属性提取:针对致密过渡岩发育的目标层位,沿层开时窗提取包括振幅、频率、波形以及功率谱的地震属性,结合已钻井的岩性标定和模型正演分析结果,分析砂岩及致密过渡岩的振幅及频率属性特征;(3)属性选择: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文岳英周立宏王振升谭振华祝文亮国春香邢兴李冰孙义新宋效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