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392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用于与电子产品转接适配的数据接头及连接于所述USB插头和数据接头之间的导线,其中,该USB插头中设置有VCC、GND、DATA+、DATA-四个端子;通过前述数据接头之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的结构设计及配合,使得接触端子能够在对接端子的插接抵压下向下随着弹性臂板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数据接头的插接操作变得更为顺畅,尤其是,向前插入到位后,其插接端子会在弹性臂板的弹性复位变形力的上推作用力及插接端子自身弹力作用下向上紧抵,如此,能够紧密稳定地与对接端子接触,确保信号传输稳定,且各零件间的组装定位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用于与电子产品转接适配的数据接头及连接于所述USB插头和数据接头之间的导线,其中,该USB插头中设置有VCC、GND、DATA+、DATA-四个端子;通过前述数据接头之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的结构设计及配合,使得接触端子能够在对接端子的插接抵压下向下随着弹性臂板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数据接头的插接操作变得更为顺畅,尤其是,向前插入到位后,其插接端子会在弹性臂板的弹性复位变形力的上推作用力及插接端子自身弹力作用下向上紧抵,如此,能够紧密稳定地与对接端子接触,确保信号传输稳定,且各零件间的组装定位简单。【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设备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类电子设备的发展更是惊人。众所周知,USB接口是计算设备的标准接口,因此,目前移动类电子设备,诸如手机、相机、手表等,多采用USB转接数据线来实现其与计算机类设备间的联接。 由于不同的厂家的习惯和技术规范不同,造成USB数据线的转接接口多种多样,例如,应用较多的一种USB联接线,其包括导线,导线的一端联接第一 USB插头,其特征在于导线的另一端联接有一个四线插头,所述四线插头包括四个电联接插柱,所述四个电联接插柱分别与第一 USB插头中的VCC、GND、DATA+、DATA-端子对应并联接。现有技术中,前述四线插头的结构设计,导致在多次的插接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接触紧密性欠佳,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其连接紧密稳定,确保信号传输稳定,且各零件间的组装定位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用于与电子产品转接适配的数据接头及连接于所述USB插头和数据接头之间的导线,其中,该USB插头中设置有VCC、GND、DATA+、DATA-四个端子; 该数据接头包括有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与前述四个端子对应联接的四个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该绝缘基板上向下凹设有一凹腔,该绝缘活动板适配于前述凹腔内;该绝缘活动板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固定部和分别间距式自固定部前端缘向前延伸形成的四个弹性臂板,每个弹性臂板的左右侧缘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有侧壁,所述四个接触端子分别位于弹性臂板上且夹于相应两侧壁间;所述固定部的底端面抵于凹腔底面,所述弹性臂板悬于凹腔内;该绝缘抵压板紧压于固定部上,并前述接触端子夹于绝缘抵压板与绝缘活动板之间;于组装后的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四个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外围包覆成型有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前端面的位置对应位于固定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底面上并排间距式设置三条阻隔肋壁,前述四个弹性臂板对应位于由三条阻隔肋壁分隔形成的四个长条形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对前述绝缘活动板进行定位的第一限位部,前述绝缘活动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部抵于该第一限位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的后端底面上凸设有限位柱,前述绝缘活动板的后端面抵于限位柱侧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端子的前端部向上拱起一接触凸部,前述弹性臂板上相应位置形成有凸起以支撑该接触凸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端子的前端缘向前延伸并向下弯折后勾于绝缘活动板前端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臂板前端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相应接触端子延伸末端的凹槽,前述接触端子延伸末端向后勾于相应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端子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前述弹性臂板上相应位置也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前述绝缘抵压板的相应位置上凸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向下依次嵌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底面上对应前述四个弹性臂板所在位置分别向下开设有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基板后端部开设有引线槽,前述分别连接于各接触端子上的导线自该引线槽向外伸出,前述绝缘外壳包覆住该引线槽所在部位。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其主要系通过前述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的结构设计及配合,使得接触端子能够在对接端子的插接抵压下向下随着弹性臂板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数据接头的插接操作变得更为顺畅,尤其是,向前插入到位后,其插接端子会在弹性臂板的弹性复位变形力的上推作用力及插接端子自身弹力作用下向上紧抵,如此,能够紧密稳定地与对接端子接触,确保信号传输稳定,且各零件间的组装定位简单; 其次是,前述绝缘基板上向下凹设的凹腔底面上,对应前述四个弹性臂板所在位置分别向下开设有通孔,这样,在数据接头与相应连接器对接后,相应连接器上的卡扣部,可以通过扣入该通孔来实现数据接头与相应的对接连接器间的锁定,同时,相应连接器上的卡扣部也可以经由该通孔向上抵于相应的弹性臂板上,以提供给数据接头之接触端子向上抵压对接端子的力,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接头的接触端子与对接端子间的接触紧密度及稳定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数据接头的零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 Ca)是图3所示绝缘基板的前视图; 图4 (b)是图3所示绝缘基板的俯视图; 图4 (C)是图3所示绝缘基板的后视图; 图5 (a)是图3所示绝缘基板的仰视图; 图5 (b)是图3所示绝缘基板的侧视图; 图6 (a)是图3所示绝缘活动板的前视图; 图6 (b)是图3所示绝缘活动板的俯视图; 图6 (C)是图3所示绝缘活动板的后视图; 图7 Ca)是图3所示绝缘活动板的仰视图; 图7 (b)是图3所示绝缘活动板的侧视图; 图8 Ca)是图3所示绝缘抵压板的前视图; 图8 (b)是图3所示绝缘抵压板的俯视图; 图8 (C)是图3所示绝缘抵压板的后视图; 图9 (a)是图3所示绝缘抵压板的仰视图; 图9 (b)是图3所示绝缘抵压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USB插头2、数据接头 3、导线21、绝缘基板 211、凹腔212、阻隔肋壁 213、长条形槽214、限位柱 215、通孔216、引线槽 217、第一限位部22、绝缘活动板 221、固定部222、弹性臂板 223、侧壁224、第二定位孔 225、凸起226、凹槽 227、凸部23、接触端子 231、第一定位孔232、接触凸部 24、绝缘抵压板241、定位柱 25、绝缘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b)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1、用于与电子产品转接适配的数据接头2及连接于所述U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USB转接数据线,包括有USB插头、用于与电子产品转接适配的数据接头及连接于所述USB插头和数据接头之间的导线,其中,该USB插头中设置有VCC、GND、DATA+、DATA‑ 四个端子;其特征在于: 该数据接头包括有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与前述四个端子对应联接的四个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该绝缘基板上向下凹设有一凹腔,该绝缘活动板适配于前述凹腔内;该绝缘活动板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固定部和分别间距式自固定部前端缘向前延伸形成的四个弹性臂板,每个弹性臂板的左右侧缘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有侧壁,所述四个接触端子分别位于弹性臂板上且夹于相应两侧壁间;所述固定部的底端面抵于凹腔底面,所述弹性臂板悬于凹腔内;该绝缘抵压板紧压于固定部上,并前述接触端子夹于绝缘抵压板与绝缘活动板之间;于组装后的绝缘基板、绝缘活动板、四个接触端子及绝缘抵压板外围包覆成型有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前端面的位置对应位于固定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