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诚专利>正文

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849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电机、涡轮、蜗杆、两个滤光片和盖板,该底座上设有通光孔,该底座内凹形成一个电机放置腔和一个滤光片放置腔,该滤光片放置腔下方设有一个与该电机放置腔相连的涡轮放置腔,该蜗杆连接该电机输出轴并置于该电机放置腔内,该两个滤光片分别包括连接端和通光端,该每个滤光片连接端分别连接该涡轮,该每个通光端分别与该通光孔对应,该盖板与该底座配合。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通过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带动涡轮和蜗杆的正反转,使推杆在滑槽内来回移动作用于滤光片的连接端,使两个滤光片相对切换,到达切换滤光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影像成像
,尤其是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
技术介绍
自动照相机或监控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为满足在不同的环境中拍摄的需求,拍摄设备中都会设置有一滤光片切换器,以提高成像的质量获得清晰的影像和照片,例如在白天,需要给摄像机安装一片可见光带通滤光片,使得某一频率带的可见光通过,频率带以外的光线将不能通过,可以拍摄正常的彩色图像;而在夜晚,由于可见光少,为了清楚拍摄照片,可以利用红外光进行成像,所以,需要给摄像机安装一片红外光带通滤光片,使得某一频率带的红外光通过,频率带外的光线将不能通过,因此如何实现方便切换滤光片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灵活切换、可有效防止两个滤光片在切换时产生相互卡住情况的双滤光片切换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电机、切换器、涡轮、蜗杆、两个滤光片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光孔,所述底座内凹形成一个电机放置腔和一个滤光片放置腔,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电机放置腔相连的涡轮放置腔,所述蜗杆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并置于所述电机放置腔内,所述两个滤光片分别包括连接端和通光端,所述每个滤光片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涡轮,所述每个通光端分别与所述通光孔对应,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配合。所述涡轮上固定设有一个推杆,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与所述涡轮放置腔之间设有一滑槽和轴孔,涡轮输出轴穿过所述轴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滑槽并可随所述涡轮的旋转而在所述滑槽内旋转。所述两个滤光片包括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和所述第二滤光片分别包括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上设有一个固定杆,所述第一滤光片的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滤光片的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滤光片的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滤光片的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涡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滤光片的连接端为弧形。所述第二滤光片的连接端为弧形。在所述滤光片放置腔内设有一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两个滤光片的通光端的一侧。所述挡块的厚度与所述两个滤光片的厚度相等。本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通过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带动涡轮和蜗杆的正反转,使推杆在滑槽内来回移动作用于滤光片的连接端,使两个滤光片相对切换,到达切换滤光片的目的;两个滤光片的连接端均采用弧形设计,在滤光片切换时更灵活,在滤光片放置腔内设置挡块,可有效防止两个滤光片在切换时产生相互卡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器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器另一视角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器打开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器两个滤光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0、底座;   12、通光孔;   14、电机放置腔;   15、滑槽;   16、滤光片放置腔;   17、固定杆;   18、涡轮放置腔;   19、挡块;   20、电机;   32、蜗杆;   34、涡轮;   342、涡轮输出轴;   344、推杆;   40、两个滤光片;   42、第一滤光片;   422、通光端;   424、连接端;   426、第一连接孔;   428、第二连接孔;   44、第二滤光片;   442、通光端;   444、连接端;   446、第一连接孔;   448、第二连接孔;50、盖板;100、双滤光片切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双滤光片切换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100,包括底座10、电机20、涡轮34、蜗杆32、两个滤光片40和盖板50,底座10上设有通光孔12,底座10内凹形成一个电机放置腔14和一个滤光片放置腔16,滤光片放置腔16下方设有一个与电机放置腔14相连的涡轮放置腔18,蜗杆32连接电机20的输出轴并置于电机放置腔14内,两个滤光片40分别包括连接端424、444和通光端422、442,每个滤光片42、44连接端424、444分别连接涡轮34,每个通光端422、442分别与通光孔12对应,在盖板50与底座10相对应处开有螺孔, 通过螺孔,使盖板50与底座10配合连接。涡轮34上固定设有一个推杆344,滤光片放置腔16与涡轮放置腔18之间设有一滑槽15和轴孔(未示出),涡轮输出轴342穿过轴孔,推杆344穿过滑槽15并可随涡轮34的旋转而在滑槽15内旋转。参见图2、图4,两个滤光片40包括第一滤光片42和第二滤光片44,第一滤光片42和第二滤光片44分别包括有第一连接孔426、446和第二连接孔428、448,滤光片放置腔16上设有一个固定杆17,第一滤光片42的第一连接孔426与固定杆17连接,第一滤光片42的第二连接孔428与推杆344连接,第二滤光片44的第一连接孔446与推杆344连接,第二滤光片44的第二连接孔448与涡轮34的输出轴342连接,当涡轮34旋转时,其上推杆344作用于第一滤光片42的第二连接孔428,通过杠杆原理,第一滤光片42与涡轮34反向旋转,同时,第二滤光片44与涡轮34同向旋转,因此第一滤光片42与第二滤光片44相互切换。参见图2、图3,在滤光片放置腔16内设有一挡块19,挡块19设于两个滤光片40的通光端422、442的一侧;挡块19的厚度与两个滤光片40的厚度相等。本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100,通过电机20的正转和反转,带动涡轮34和蜗杆32的正反转,使推杆344在滑槽15内来回移动作用于滤光片40的连接端424、444,使两个滤光片40相对切换,到达切换滤光片40的目的;第一滤光片42的连接端424为弧形,第二滤光片44的连接端444也设计为弧形,连接端424、444采用弧形设计,在涡轮34作用力于滤光片40时,两个滤光片40更能灵活的切换,在滤光片放置腔16内设置挡块19,可有效防止两个滤光片40在切换时产生相互卡住的情况。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涡轮、蜗杆、两个滤光片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光孔,所述底座内凹形成一个电机放置腔和一个滤光片放置腔,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电机放置腔相连的涡轮放置腔,所述蜗杆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并置于所述电机放置腔内,所述两个滤光片分别包括连接端和通光端,所述每个滤光片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涡轮,所述每个通光端分别与所述通光孔对应,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涡轮、蜗杆、两个滤光片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光孔,所述底座内凹形成一个电机放置腔和一个滤光片放置腔,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电机放置腔相连的涡轮放置腔,所述蜗杆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并置于所述电机放置腔内,所述两个滤光片分别包括连接端和通光端,所述每个滤光片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涡轮,所述每个通光端分别与所述通光孔对应,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上固定设有一个推杆,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与所述涡轮放置腔之间设有一滑槽和轴孔,涡轮输出轴穿过所述轴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滑槽并可随所述涡轮的旋转而在所述滑槽内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滤光片包括第一滤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诚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