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淑汝专利>正文

C形扣环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336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C形扣环钳结构,其是由一第一板片、一第二板片、一切换结构、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一枢轴及二操作杆组所组成;第一、二板片一端具有一第一、二握把,第二板片具有一容置槽,容置槽中央具有一挡柱,挡柱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二陷部,而切换结构是由一弹片、一第一柱、一第二柱及一推片所组成,弹片装设于容置槽内,第一、二柱分别装设于弹片上,推片的压块抵压于第一柱上,而第一、二臂是装设于第一、二板片之间,并利用枢轴穿设并固设,而各操作杆组是分别装设于一、二臂上;由此,不仅操作方式简单,且同时具有撑开与压缩C形扣环二种不同的作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形扣环银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C形扣环钳结构,尤指一种装卸C形扣环用的C形扣环钳结构。【
技术介绍
】C形扣环是一种常被用于轴、孔、内外径定位作用的零件,由于其具有相当程度的扣合力量,故在拆卸、组装C形扣环时,皆需要以C形扣环钳才得进行,当C形扣环需要套设于管体外时,则需使用轴用C型扣环,先将C形扣环撑开(施力按压把手使钳尖彼此分离),再将其套入欲组装的轴体;而当C形扣环需要装设于孔洞中时,则需要使用孔用C型扣环,将C形扣环压缩(施力按压把手使钳尖彼此靠近)。亦即,轴用C型扣环及孔用C型扣环各有专属的C形扣环钳操作使用,其并无法互换使用,此一情形下,对于最基本的轴用、孔用C型扣环的操控动作而言,用户必须配置二支不同型式的C形扣环钳,如此一来,除了增加购置成本之外,携带及使用上也极为不便利、实用。而为解决前述之一工具一功能问题,即有业者创造出中国台湾专利TW200047号一种C形扣环钳的改良,其是于握柄设有数个销孔,并于钳头正、反面各形成一对定位销,将该等正、反面定位销插设于销孔中,并以一压钮将钳头固定后,即可获得C形扣环钳的作动功能;使用时,使钳头的正面或背面阶级定位销与本体的销孔套合,再将压钮及拨片穿设钳头及本体的中心孔处,再适当向下按压压钮,使弹簧抵住钳头外部,此时,将拨片拨为与压钮垂直状,并使插销定位于内侧定位孔中,以形成一可将C形扣环外夹或内夹于对象上,并形成一可方便换装不同钳头结构。其虽可解决前述习知结构的工具购置成本、携带二支C形扣环钳的麻烦的问题,但却也因不同尺寸的C形扣环,而需准备不同角度的钳头,以及需适时地更换不同尺寸的钳头,不仅更换麻烦、不易,且仍需携带多个不同角度、尺寸的钳头,其仍不具经济效益;显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1、提供一种不仅同时具有撑开与压缩C形扣环二种不同的作动模式,且操作方式简单的C形扣环钳结构。2、提供一种可快速替换不同规格的操作杆,方便用户视作业需求迅速替换,以提升工作效率的C形扣环钳结构。3、提供一种操作杆的角度可自由调整的C形扣环钳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C形扣环钳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板片,该第一板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握把,且该第一板片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穿孔及一滑槽;—第二板片,该第二板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握把,且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第一穿孔的位置设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滑槽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中央具有一挡柱,该挡柱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陷部及一第二陷部;—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是由一弹片、一第一柱、一第二柱及一推片所组成,该弹片装设于该第二板片的容置槽内,该第一、二柱分别装设于该弹片上,使之分别位于该第一、二陷部位置,而该推片朝向该第一、二柱的一侧具有一压块,该压块穿过该第一板片的滑槽,使该压块得以抵压于该第一柱或该第二柱;一第一臂,该第一臂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一柱容置的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一镂孔,且该第一臂邻近该第一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弧凸部,而该第一臂的第一弧凸部是分别装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内;一第二臂,该第二臂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二柱容置的第二定位孔及一第二镂孔,且该第二臂邻近该第二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弧凸部,而该第二臂的第二弧凸部是分别装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内;一枢轴,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并固设;二操作杆组,各操作杆组是分别装设于该一、二臂上,该操作杆组是由一旋钮、一具贯孔的位移柱及一两端具有凸柱的操作杆所组成,各位移柱是分别穿设于该第一、二臂的第一、二镂孔,且各位移柱是分别供各旋钮螺设,而各位移柱的贯孔是分别供各操作杆穿设。其中,该弹片概呈波浪形,该弹片的中央具有一凹入部,该凹入部是靠置于该容置槽的挡柱上,而该弹片位于该凹入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各凸出部是分别容置于该第一、二陷部上。其中,该推片的表面具有止滑纹。其中,该推片的压块穿过该第一板片的滑槽后,利用一插销固定。其中,进一步包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二握把的相对侧分别具有一陷孔,该两陷孔分别供该弹性组件的两端靠抵。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其中,进一步包括一棘齿结构,该棘齿结构是由一齿条、一弹性组件、一具头部的释放杆及一螺丝所组成,该齿条具有一齿面,且该齿条是固设于该第一板片的设定位置,而利用该螺丝穿过该释放杆的头部及该弹性组件后,锁固于该第二板片的设定位置,使该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勾设于该第二板片及该释放杆的头部,而该释放杆的头部外周缘设有一棘齿,该棘齿得以抵卡于该齿条的齿面。[0021 ] 其中,该弹性组件为蜗卷弹簧。本技术优点及功效在于:1、可确实达到单一支C形扣环钳,同时具有撑开与压缩C形扣环二种不同的作动模式,操作方式简单,且省去添购二支以上不同功能的钳体成本,深具经济实用性。2、可快速替换不同规格的操作杆,方便用户视作业需求迅速替换,以提升工作效率。3、操作杆的角度可自由调整,方便用户视作业需求迅速替换,以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局部透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侧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组合剖面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压缩C形扣环的操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组合剖面示意图(二)。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撑开C形扣环的操作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第一板片10第一握把11第一穿孔12滑槽13陷孔14第二板片20第二握把21第二穿孔22容置槽23挡柱231第一陷部232第二陷部233切换结构30弹片31凹入部311凸出部312第一柱32第二柱33推片34压块341插销342第一臂40第一定位孔41第一镂孔42第一弧凸部43第二臂50第二定位孔51第二弧凸部53枢轴60操作杆组70旋钮71位移柱72贯孔721操作杆73凸柱731 弹性组件80棘齿结构90 齿条91 齿面911弹性组件92 释放杆93头部931棘齿932螺丝94 C形扣环A孔洞Al【【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1-8所示,本技术为一种C形扣环钳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板片10,该第一板片10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握把11,且该第一板片10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穿孔12及一滑槽13。—第二板片20,该第二板片20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握把21,且该第二板片20相对于该第一穿孔12的位置设有一第二穿孔22,该第二板片20相对于该滑槽13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23,该容置槽23的中央具有一挡柱231,该挡柱23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陷部232及一第二陷部233。—切换结构30,该切换结构30是由一弹片31、一第一柱32、一第二柱33及一推片34所组成,该弹片31是装设于该第二板片20的容置槽23内,该第一、二柱32、33分别装设于该弹片31上,使之分别恰位于该第一、二陷部232、233位置,而该推片34朝向该第一、二柱32、33的一侧具有一压块341,该压块341是穿过该第一板片10的滑槽13,使该压块341得以抵压于该第一柱32或该第二柱33。一第一臂40,该第一臂40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一柱32容置的第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形扣环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片,该第一板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握把,且该第一板片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穿孔及一滑槽;一第二板片,该第二板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握把,且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第一穿孔的位置设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滑槽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中央具有一挡柱,该挡柱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陷部及一第二陷部;一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是由一弹片、一第一柱、一第二柱及一推片所组成,该弹片装设于该第二板片的容置槽内,该第一、二柱分别装设于该弹片上,使之分别位于该第一、二陷部位置,而该推片朝向该第一、二柱的一侧具有一压块,该压块穿过该第一板片的滑槽,使该压块得以抵压于该第一柱或该第二柱;一第一臂,该第一臂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一柱容置的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一镂孔,且该第一臂邻近该第一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弧凸部,而该第一臂的第一弧凸部是分别装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内;一第二臂,该第二臂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二柱容置的第二定位孔及一第二镂孔,且该第二臂邻近该第二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弧凸部,而该第二臂的第二弧凸部是分别装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内;一枢轴,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并固设;二操作杆组,各操作杆组是分别装设于该一、二臂上,该操作杆组是由一旋钮、一具贯孔的位移柱及一两端具有凸柱的操作杆所组成,各位移柱是分别穿设于该第一、二臂的第一、二镂孔,且各位移柱是分别供各旋钮螺设,而各位移柱的贯孔是分别供各操作杆穿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形扣环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板片,该第一板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握把,且该第一板片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穿孔及一滑槽; 一第二板片,该第二板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握把,且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第一穿孔的位置设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滑槽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中央具有一挡柱,该挡柱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陷部及一第二陷部; 一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是由一弹片、一第一柱、一第二柱及一推片所组成,该弹片装设于该第二板片的容置槽内,该第一、二柱分别装设于该弹片上,使之分别位于该第一、二陷部位置,而该推片朝向该第一、二柱的一侧具有一压块,该压块穿过该第一板片的滑槽,使该压块得以抵压于该第一柱或该第二柱; 一第一臂,该第一臂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一柱容置的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一镂孔,且该第一臂邻近该第一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弧凸部,而该第一臂的第一弧凸部是分别装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内; 一第二臂,该第二臂的二端设定位置分别具有一得以供第二柱容置的第二定位孔及一第二镂孔,且该第二臂邻近该第二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弧凸部,而该第二臂的第二弧凸部是分别装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内; 一枢轴,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二板片的第一、二穿孔,并固设; 二操作杆组,各操作杆组是分别装设于该一、二臂上,该操作杆组是由一旋钮、一具贯孔的位移柱及一两端具有凸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汝
申请(专利权)人:陈淑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