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4225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3:06
一种层积体,其在基材上具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固化层,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单次反射ATR法测定得到在波数1730cm-1附近的吸收峰PC=O与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PSi-O的吸光度比PC=O/PSi-O在0.15~0.35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性、耐擦伤性、透明性、与基材的粘合性优异的层积体及该层积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透明玻璃的替代品,耐破碎性和轻量性优异的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的透明塑料材料已经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透明塑料材料与玻璃相比表面硬度低,存在表面容易损坏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为改善塑料材料的耐刮擦性进行了很多尝试。例如,提出了利用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水解及后续的缩合反应,在基材表面形成具有硅氧烷键的无机类高分子,照射准分子光,仅将曝光部分改善为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薄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然而,一般具有硅氧烷键的无机类高分子组合物成本高,且存在贮存稳定性差的问题。此外,提出了通过真空紫外线固化法形成丙烯酸树脂层的层积体(专利文献2)。然而,该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层积体存在耐磨性差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10152号公报(pamphlet)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2781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耐擦伤性、透明性、与基材的粘合性优异的层积体及该层积体的制造方法。此外,提供使用成本低、贮存稳定性好的涂层材料的层积体。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反复的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基材上形成固化性组合物的涂膜,该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通过使用热和/或紫外线固化该涂膜形成固化层,通过在所述固化层的表面上照射真空紫外线,得到耐磨性、耐擦伤性、透明性、与基材的粘合性优异的层积体,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下。(1)一种层积体,在基材上具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固化层,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单次反射ATR法测定得到在波数1730cm-1附近的吸收峰PC=O与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PSi-O的吸光度比PC=O/PSi-O在0.15~0.35的范围。(2)根据(1)中所述的层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100质量份中,所述成分(B)的含量为15~40质量份。(3)根据(1)或(2)中所述的层积体,其特征在于,进行ISO9352(JISK-7204)规定的Taber磨耗试验(试验条件:磨耗轮CS-10F、荷重500g、500转)的前后雾度值的变化ΔH为10%以下。(4)一种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固化层的工序,该工序是在基材上形成固化性组合物的涂膜,通过使用热和/或紫外线固化该涂膜而形成固化层的工序,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含(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以及在所述固化层的表面上照射真空紫外线的工序。(5)根据(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紫外线的照射使用准分子灯进行。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耐磨性、耐擦伤性、透明性、与基材的粘合性优异的层积体及该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层积体>本专利技术中,层积体为具有后述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层(固化覆膜),该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单次反射ATR法测定得到在波数1730cm-1附近的吸收峰PC=O与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PSi-O的吸光度比PC=O/PSi-O在0.15~0.35的范围的层积体。<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A)>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A)进行说明。热固化性树脂可以列举不饱和聚酯树脂等。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A),可以列举丙烯酸树脂等。以下对丙烯酸树脂进行详细说明。(a)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乙烯类不饱和化合物成分(a)为赋予所得到的固化覆膜硬度的成分。作为其具体例,可以列举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和ε-己内酯的加成物六(甲基)丙烯酸酯、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的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型二环氧和(甲基)丙烯酸反应得到的环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环氧聚(甲基)丙烯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聚氨酯三(甲基)丙烯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聚氨酯三(甲基)丙烯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聚氨酯六(甲基)丙烯酸酯、二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n=6-15)四亚甲基二醇的聚氨酯反应产物与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和琥珀酸以及(甲基)丙烯酸反应得到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和琥珀酸、乙二醇以及(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酯聚(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3-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4-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3-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4-羟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物、(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甲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甲酚(甲基)丙烯酸酯、环己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苄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异冰片基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降冰片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四环十二烷基酯、4-叔丁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甲基-1,3-二氧戊环-4-甲基丙烯酸酯、2-异丁基-2-甲基-1,3-二氧戊环-4-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的磷酸(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的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的ε-己内酯加成物(n+m=2~5)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等。特别是从固化性组合物的光聚合性和得到的固化覆膜的耐磨性的点来说,优选使用含两个官能团以上的丙烯酸酯。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积体,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具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固化层,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单次反射ATR法测定得到在波数1730cm‑1附近的吸收峰PC=O与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PSi‑O的吸光度比PC=O/PSi‑O在0.15~0.35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25 JP 2012-0997831.一种层积体,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具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固化层,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B)具有可与(A)键合的官能团的无机微粒,所述(A)热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含有选自由含两个官能团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所形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含两个官能团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选自由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和ε-己内酯的加成物的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的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的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所形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由异氰酸酯化合物、多元醇和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合成;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单次反射ATR法测定得到在波数1730cm-1附近的吸收峰PC=O与1100cm-1附近的吸收峰PSi-O的吸光度比PC=O/PSi-O在0.15~0.35的范围;所述固化层通过使用热和/或紫外线对所述固化性组合物的涂膜进行固化而形成,进一步地,在固化而成的固化层的表面上照射真空紫外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本三季桑野英昭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