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2707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供墨水式印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侧的墨水吸存体、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的吸收体、具有开口了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的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使墨水不会泄漏的壁部件、将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下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而设置的墨水流出口、将前述吸收体的外面的至少一部分开口而设置成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供墨水式印章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侧的墨水吸存体、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的吸收体、具有开口了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的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使墨水不会泄漏的壁部件、将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下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而设置的墨水流出口、将前述吸收体的外面的至少一部分开口而设置成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的。 在本专利技术中,“下”指重力向下方向,“上”指重力向上方向。
技术介绍
因为使用了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的印章在每次使用时,不必使墨水附着在印字面就能够盖章,所以,被广泛使用。 以往,这种印章是被吸存在墨水吸存体的墨水向多孔质印字体自然地流下(浸透),向印字面浸透补给墨水的构造,为了向该印章进行墨水补给,将液状墨水滴下到印字面或墨水吸存体。液状墨水的滴下由于在印字面的浸透(印字面的墨水的恢复)存在时间差,所以,存在不清楚适量的补充墨水量,而过度地补充液状墨水的倾向。 为了解决它,通过专利文献I知道了在收容墨水的墨水匣的墨水供给孔与墨水含浸体接触的状态下,将墨水匣配置在墨水含浸体的背面侧的印章。 另外,通过专利文献2知道了将墨水补给用的软管刺入多孔质橡胶中的印章。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6-42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3-10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I的墨水匣内的墨水在墨水供给孔穿过,逐渐向墨水含浸体供给,最终的由墨水充满至墨水含浸体的允许量的高限。在这种状态下,若墨水匣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则墨水从盖章面喷出,成为墨水泄漏的原因。 另外,专利文献2也是同样,从软管供给到活字体的墨水最终由墨水充满至活字体的允许量的高限。在这种状态下,若墨水匣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则墨水从盖章面喷出,成为墨水泄漏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第I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的墨水吸存体、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且在上面或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的吸收体、具有开口了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的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全部侧面,并设有墨水流出口地将下面覆盖的壁部件。 另外,第2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壁部件是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且流通空气的纤维体或者多孔体,前述纤维体或者多孔体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 另外,第3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壁部件是将墨水隔断的壁体,前述壁体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 另外,第4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至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连接。 另外,第5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至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 第6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至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连接。 第7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至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 第8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至第7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是单个或者多个。 第9专利技术是在第I专利技术至第8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墨水罐的上面侧设置开口部,在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设置开口端部,将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且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且进行密闭。 第10专利技术是在第9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嵌合安装时开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第11专利技术是在第10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脱离时闭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第12专利技术是第I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推压插入前述吸收体,而在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且前述壁部件由前述吸收体形成。 第13专利技术是在第12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 第14专利技术是在第12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 第15专利技术是在第12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 第16专利技术是在第12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 第17专利技术是在第12专利技术至第16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是单个或者多个。 第18专利技术是在第12专利技术至第17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墨水罐的上面侧设置开口部,在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设置开口端部,将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且进行密闭。 第19专利技术是在第18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嵌合安装时开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第20专利技术是在第19专利技术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脱离时闭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专利技术效果 在第I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配置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的吸收体,优先地使墨水位于墨水吸存体内,所以,即使墨水罐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墨水向前述吸收体侧移动,也不存在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 在第2专利技术中,由于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外面的壁部件是虽然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但空气能够流通的纤维体或者多孔体,所以,即使墨水罐内的内压像前述那样上升,墨水不仅向前述吸收体侧,还向纤维体或者多孔体侧移动,不存在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 在第3专利技术中,由于覆盖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的墨水吸存体、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且在上面或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的吸收体、具有开口了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的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全部侧面,并设有墨水流出口地将下面覆盖的壁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影山伴广
申请(专利权)人:沙奇哈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