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786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0:11
为解决现有车载报警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设备,包括:直流电源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电路由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稳压芯片V1、肖特基二极管V2、可调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感L1构成。所述接口电路由缓冲驱动器V3、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构成。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能够克服车载直流电源取用不便的缺陷,保障了车载报警装置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车载报警装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设备,包括:直流电源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电路由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稳压芯片VI、肖特基二极管V2、可调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感L1构成。所述接口电路由缓冲驱动器V3、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构成。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能够克服车载直流电源取用不便的缺陷,保障了车载报警装置可靠运行。【专利说明】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不断便利,物流运输日渐频繁,物流运输有了更大的需求,从而对货物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需求,物流报警装置应运而生。物流报警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当负责物流运输的货车出现警情时,驾驶人员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物流控制中心所指定手机进行报警;或当物流控制中心监控到险情时,由位于物流控制中心的监控人员向正在进行物流运输的货车发送含有控制指令的短信,强制停止该货车的运行,从而保障物流货车的人员、行车以及货物的安全。 目前,用于车辆的报警装置主要包括处理器、短信收发模块和外围电路。具体而言,大都以单片机为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电平为TTL电平,需要+5V直流电源。而短信收发模块多数采用TC35模块,所述短信收发模块的电平为EIA电平,需要+3V直流电源和+5V直流电源。这就需要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来匹配处理器TC35模块,并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5V和+3V直流电源。但市面上的车辆是不提供外接电源的,且车辆内部的供电也只有+12V直流电源,而没有+5V和+3V直流电源可以直接取用。为此,厂家一般直接采用蓄电池或普通电池提供,或直接从点烟器处逆变取电。 然而,用于物流的货车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往复使用,使用蓄电池一则电量小,二则占用空间,不适合货车使用。点烟器不是用于车辆供电的,长期在点烟器处取电,易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需要开发一套专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兼顾行车安全、用电安全、供电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其具体结构如下: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设备,包括:直流电源电路和接口电路。 所述直流电源电路由电容Cl、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型号为LM2596的稳压芯片V1、型号为IN5824的肖特基二极管V 2、可调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感LI构成。其中,所述稳压芯片Vl的引脚1、电容Cl的一端、电解电容C2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点,为本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的取电端。稳压芯片Vl的引脚4与可调电阻Rl的一端相连接。稳压芯片Vl的引脚2与肖特基二极管V 2的负极、电感LI的一端相连接。可调电阻Rl的另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l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构成+5V输出端。二极管Dl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5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构成+3V输出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2的负极、稳压芯片Vl的引脚3和引脚5、肖特基二极管V 2的正极、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5的负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所述接口电路由型号为7407的缓冲驱动器V3、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构成。其中,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且与+3V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4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2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3V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10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14与+5V输出端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8经电阻R5与+5V输出端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7接地。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很强通用性,能够克服车载直流电源仅有+12V且取用不便的难题,通过本产品能够向车载报警装置提供稳定地输出+3V和+5V的直流电,保障车载报警装置可靠、长期地运行。 此外,本产品的接口装置也能独立向外界稳定提供+3V和+5V直流电,避免用点烟器口取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直流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技术的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3,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由直流电源电路和接口电路构成。 参见图1,所述直流电源电路由电容Cl、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型号为LM2596的稳压芯片V1、型号为IN5824的肖特基二极管V 2、可调电阻R1、二极管Dl、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感LI构成。 其中,所述稳压芯片Vl的引脚1、电容Cl的一端、电解电容C2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点,为本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的取电端。稳压芯片Vl的引脚4与可调电阻Rl的一端相连接。稳压芯片Vl的引脚2与肖特基二极管V 2的负极、电感LI的一端相连接。可调电阻Rl的另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l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构成+5V输出端。二极管Dl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5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构成+3V输出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2的负极、稳压芯片Vl的引脚3和引脚5、肖特基二极管V 2的正极、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5的负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 参见图2,所述接口电路由型号为7407的缓冲驱动器V3、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构成。 其中,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且与+3V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4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2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与+3V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10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14与+5V输出端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8经电阻R5与+5V输出端相连接。 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7接地。 进一步说,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的型号均为IN4001。电容Cl、电容C4和电容C6的电容值均为0.1uF0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和电解电容C5的电容值依次为470uF、220uF和100uF。可调电阻Rl的电阻值为1K Ω。电感LI的电感值为33uH。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的电阻值均为IK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物流车载报警装置的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直流电源电路和接口电路构成;所述直流电源电路由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型号为LM2596的稳压芯片V1、型号为IN5824的肖特基二极管V2、可调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感L1构成;其中,所述稳压芯片V1的引脚1、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2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点,为本直流电源转换与接口装置的取电端;稳压芯片V1的引脚4与可调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稳压芯片V1的引脚2与肖特基二极管V2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构成+5V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5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构成+3V输出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2的负极、稳压芯片V1的引脚3和引脚5、肖特基二极管V2的正极、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5的负极和电容C6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且接地;所述接口电路由型号为7407的缓冲驱动器V3、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构成;其中,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且与+3V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4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2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3V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10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14与+5V输出端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8经电阻R5与+5V输出端相连接;缓冲驱动器V3的引脚7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晋石龚本刚裴九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