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330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集热单元、传输单元以及散热单元。其中,集热单元包括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以及第一集气管;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分别与第一集气管连接,且第一集热板与第二集热板呈倒“V”型;第一集热板和第二集热板中设有工作介质,工作介质为液态工作介质并在吸热后变为气态工作介质;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板和第二集气管,散热板与第二集气管连接;集热单元设置于待降温的空间内,散热单元设置于外部环境中;传输单元为一绝热管,连接于第一集气管和第二集气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无需外界提供循环动力,能耗较低,几乎为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集热单元、传输单元以及散热单元。其中,集热单元包括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以及第一集气管;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分别与第一集气管连接,且第一集热板与第二集热板呈倒“V”型;第一集热板和第二集热板中设有工作介质,工作介质为液态工作介质并在吸热后变为气态工作介质;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板和第二集气管,散热板与第二集气管连接;集热单元设置于待降温的空间内,散热单元设置于外部环境中;传输单元为一绝热管,连接于第一集气管和第二集气管之间。本技术的散热装置无需外界提供循环动力,能耗较低,几乎为零。【专利说明】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行业均积极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据不完全统计,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30%,而在建筑行业中采暖、通风以及空调能耗占了 40%?60%。其中,风机耗能占总耗能的20%?30%,耗能较高。尤其是建筑物散热中,一般由风机提供循环动力,能耗较大,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建筑物散热中能耗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耗低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散热装置,包括集热单元、传输单元以及散热单元;所述集热单元包括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以及第一集气管;所述第一集热板、所述第二集热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气管连接,且所述第一集热板与所述第二集热板呈倒“V”型;所述第一集热板和所述第二集热板内分别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储存有工作介质;所述集热单元设置于待降温的空间内,所述散热单元设置于外界环境中;所述散热单元设置在所述集热单元的上方,包括散热板和第二集气管;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第二集气管连接;所述传输单元为一绝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气管和所述第二集气管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热板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所述第二集热板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热板和所述第二集热板均为折扇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O?15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的面积为所述第一集热板的面积和所述第二集热板的面积之和的0.8?1.2倍。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设有工作介质自平衡单元,包括自平衡罐、感温包、液体平衡管、气体平衡管以及膨胀管;所述感温包至少与所述第一集热板和所述第二集热板之一连接,且通过所述膨胀管与所述自平衡罐连接;所述液体平衡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集热板与所述自平衡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集热板与所述自平衡罐之间;所述气体平衡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气管和所述自平衡罐之间;所述自平衡罐中设有第二工作介质,所述第二工作介质与所述第一集热板中的工作介质相同,且这两者通过所述自平衡罐中设置的隔膜进行分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降温的空间的顶部为四棱锥结构;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待降温的空间的顶部的非向阳面。 本技术的散热装置,集热单元中的呈倒“V”型的第一集热板和第二集热板利用其内部的液态工作介质能较好的吸收待降温的空间内的热量,液态工作介质吸热后变为气态工作介质,并经由第一集气管收集后通过所述传输单元的传输从第二集气管进入到散热板中进行散热。气态工作介质在散热板中放热变为液态工作介质并依靠自身重力由输出单元回传到第一集热板和第二集热板,工作介质循环工作从而实现对待降温的空间进行散热,保证待降温的空间内的温度不会过高。本技术散热装置利用工作介质的自身相变以及自身重力实现循环工作,无需外界提供循环动力,能耗较低,几乎为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中的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中的工作介质自平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工作介质自平衡单元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散热装置用于对建筑进行散热降温。散热装置包括集热单元110、传输单元120以及散热单元130。 集热单元110设置在待降温的空间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待降温的空间为建筑物。集热单元110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集热单元110包括第一集热板112、第二集热板114以及第一集气管116。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分别与第一集气管116连接,且第一集热板112与第二集热板114呈倒“V”型。第一集热板112与重力方向的夹角Θ1为15?75度,第二集热板114与重力方向的夹角Θ I为15?75度,以便于收集建筑物内的热量。尤其是当建筑物内有大功率设备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时,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可以设置在大功率设备的正上方,以便于集热单元10更好的吸收大功率设备产生的热量。优选的,第一集热板112和重力方向的夹角Θ I为30?6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沿重力方向对称分布。 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中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在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中为液态工作介质,且位于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上远离第一集气管116的一端,即位于集热板的低端。工作介质在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上吸热后变为气态工作介质。第一集气管116则用于收集来自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中的气态工作介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热板112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45度,第二集热板114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也为45度,既可以很好的收集热量也有利于气态工作介质的向上传输。工作介质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介质可以采用HFC125、HFC32或者采用HFC125和HFC32的混合物如R410A等。除上述外,工作介质也可以采用HFC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采用微孔道铝板。可以理解,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的材质并不限于微孔道铝板。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设置为折扇状,如图2所示。采用折扇状,可以有效的增大集热单元10的面积便于集热。集热板的折角Θ 2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设置。折角Θ2的大小为30?180度。优选的,折角Θ 2为75?105度。在本实施例中,折角Θ 2选用90度,具有较好的集热效果。 散热单元130设置在外部环境中。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单元130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包括散热板132和第二集气管134。散热板132与第二集气管134连接,且均平行铺设于建筑物的屋顶上。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32采用微孔道铝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同样能够实现散热功能的材质。为保证散热单元130能够进行有效的散热,散热板132的面积为第一集热板112和第二集热板114的面积之和(即集热面积)的0.8? 1.2倍。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32的面积等于集热面积。 传输单元120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单元、传输单元以及散热单元;所述集热单元包括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以及第一集气管;所述第一集热板、所述第二集热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气管连接,且所述第一集热板与所述第二集热板呈倒“V”型;所述第一集热板和所述第二集热板内分别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储存有工作介质;所述集热单元设置于待降温的空间内,所述散热单元设置于外界环境中;所述散热单元设置在所述集热单元的上方,包括散热板和第二集气管;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第二集气管连接;所述传输单元为一绝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气管和所述第二集气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谢缘刘经纬王楠李奇贺赵孝保王丽丽李红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