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敏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250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可变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1的另一端、可变电阻W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中间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大多的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都是使用数控调压,即是使用集成芯片和数字处理器进行设计的,这样有两个缺点,一个是需要软件配合,另外一个要采购数字芯片,生产时间长,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解决现有逆变电源生产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可变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1的另一端、可变电阻W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中间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外端连接,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外端连接,开关K1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NPN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电路简单,且不要用到数字芯片,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可变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1的另一端、可变电阻W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中间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外端连接,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外端连接,开关K1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NPN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 本技术在使用时,闭合开关K1,NPN三极管Q1和NPN三极管Q2构成方波谐振器,可以设定输出频率。输出的方波由NPN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集电极出入到PNP三极管Q3、PNP三极管Q5和PNP三极管Q4、PNP三极管Q6构成的达林顿结构,提高放大系数。经过达林顿放大的信号并将输出连接至由NPN三极管Q7、NPN三极管Q8构成的推挽放大电路中,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输出逆变电压所需的正负周期电压信号,从而在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产生输出的交流电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PN三极管Q1,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可变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1的另一端、可变电阻W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中间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PNP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外端连接,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外端连接,开关K1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NPN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电压的逆变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PN三极管Q1,NPN
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
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可变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
阻W1的另一端、可变电阻W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PNP三极管Q5的发
射极、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中间端和开关K1的一
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W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
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
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3的基极
连接,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PNP
三极管Q5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陈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