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06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安全带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回收装置、设置于壳体旁侧的止挡装置,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缺槽;回收装置包括可转动设于壳体内的回卷轴、分别与回卷轴固定连接的两个棘轮盘,回卷轴与缺槽呈对应设置,两个棘轮盘的周缘分别设置有若干切口;止挡装置包括与壳体外侧壁枢接的连杆、与壳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设置于壳体内并与棘轮盘配合的止挡件,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移部和第二推移部,电磁阀的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推移部相抵配合的推移杆,止挡件的一端伸出于壳体的外部并与第二推移部传动连接,止挡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较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安全带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回收装置、设置于壳体旁侧的止挡装置,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缺槽;回收装置包括可转动设于壳体内的回卷轴、分别与回卷轴固定连接的两个棘轮盘,回卷轴与缺槽呈对应设置,两个棘轮盘的周缘分别设置有若干切口;止挡装置包括与壳体外侧壁枢接的连杆、与壳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设置于壳体内并与棘轮盘配合的止挡件,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移部和第二推移部,电磁阀的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推移部相抵配合的推移杆,止挡件的一端伸出于壳体的外部并与第二推移部传动连接,止挡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较高、使用方便。【专利说明】安全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以及汽车的极限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汽车的安全性日益受到消费者和制造商的注意,意外事故发生时车上乘员能受到何种程度的保护,甚至成为当今消费大众评定汽车安全性的焦点,而安全带装置已被制造商视作车辆整体设计的重要部分。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数安全带主要是通过收带器内设置的滚轮进行控制,当车辆受到撞击而使乘客产生向前运动时,此时由于人体拉动安全带的力量高于设定值,使滚轮产生位移而推动卡榫,通过卡榫卡住收带器内的转盘,从而使安全带无法拉出,进而使乘客在碰撞事故中身体不会由于惯性前倾而受到伤害。然而,上述公知安全带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乘客因惯性向前运动时,由于受到安全带的止挡作用,所以会在被止挡的瞬间向后退,使安全带失去拉力,从而使得收带器里的滚轮失去对转盘的卡挚力量,进而使滚轮与卡榫回复至原位,但在回复过程中,乘客因座椅的抵靠作用会再次向前倾,由于滚轮与卡榫此时还未完全回复至原位,因此,此时安全带会无限制的放出,进而导致乘客撞击到方向盘或玻璃,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这种二次伤害在连环车祸时尤为严重;第二,乘客因惯性向前运动时,由于滚轮推动卡榫卡住收带器的转盘大约需要零点一秒至零点一五秒的时间,所以在此段时间内,安全带还是会不断地送出,而当乘客所受冲击力较大时,相对的被抽出的安全带的长度也较长,因此,仍可能使乘客受到撞击的危险;第三,乘客在系安全带时,常常会因拉动安全带力量过大而使卡榫卡住收带器的转盘,导致无法继续将安全带拉出,此时必须先放松安全带再拉动,造成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较高、使用方便的安全带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带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旁侧的止挡装置,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缺槽; 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回卷轴、分别与所述回卷轴固定连接的两个棘轮盘,所述回卷轴与所述缺槽呈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棘轮盘的周缘分别设置有若干切口 ; 所述止挡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外侧壁枢接的连杆、与所述壳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棘轮盘配合的止挡件,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移部和第二推移部,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推移部相抵配合的推移杆,所述止挡件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推移部传动连接,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当所述电磁阀断电时,所述推移杆上升并驱动所述第一推移部以所述连杆的枢接轴为轴转动,所述第二推移部随所述第一推移部同步转动,所述止挡件在所述第二推移部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并卡住所述切口,此时所述复位弹簧被拉伸;当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推移杆下降并与所述第一推移部脱离,所述止挡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推移部回转至原位。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移部传动配合的卡挚件,所述卡挚件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回卷轴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设置有与所述卡挚件配合的定位齿轮,所述定位齿轮的周缘设置有若干卡齿,所述卡挚件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卡挚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移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止挡件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止挡件通过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推移部传动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壳体、回收装置以及止挡装置,其中回收装置包括回卷轴、与回卷轴固定连接的棘轮盘,止挡装置包括连杆、电磁阀以及止挡件。使用时安全带缠绕在回卷轴上,并且安全带的自由端经壳体上端面的缺槽内穿出,当使用者系好安全带时,使电磁阀断电,此时推移杆上升,在推移杆、第一推移部以及第二推移部的配合作用下,止挡件转动并卡挚于棘轮盘的切口内,使回卷轴受到止挡作用,进而使安全带无法继续由缺槽拉出,有效防止了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因惯性而遭受伤害,安全性能更高;当需要解开安全带时,此时使电磁阀通电,推移杆在电磁阀的吸力作用下下降,推移杆与第一推移部脱离,第二推移部对止挡件的作用力消失,此时止挡件在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带动第二推移部回复至原位,止挡件与棘轮盘的切口分离,使得对棘轮盘的卡挚作用消失,回卷轴重新恢复转动能力,使安全带缩回。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本技术结构设置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能较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工作状态下的机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壳体;11、缺槽;2、回收装置;21、回卷轴;211、定位齿轮;2111、卡齿;22、棘轮盘;221、切口 ;3、止挡装置;31、连杆;311、第一推移部;312、第二推移部;3121、定位槽;32、电磁阀;321、推移杆;33、止挡件;331、定位部;34、卡挚件;341、卡挚部;35、复位弹簧; 4、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安全带结构,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I内的回收装置2、设置于壳体I旁侧的止挡装置3,壳体I的上端面设置有缺槽11 ;回收装置2包括可转动设于壳体I内的回卷轴21、分别与回卷轴21固定连接的两个棘轮盘22,回卷轴21与缺槽11呈对应设置,两个棘轮盘22的周缘分别设置有若干切口 221。 止挡装置3包括与壳体I外侧壁枢接的连杆31、与壳体I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阀32、设置于壳体I内并与棘轮盘22配合的止挡件33,连杆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移部311和第二推移部312,电磁阀32的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推移部311相抵配合的推移杆321,止挡件33的一端伸出于壳体I的外部并与第二推移部312传动连接,止挡件33与壳体I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5。 当电磁阀32断电时,推移杆321上升并驱动第一推移部311以连杆31的枢接轴为轴转动,第二推移部312随第一推移部311同步转动,止挡件33在第二推移部312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并卡住切口 221,此时复位弹簧35被拉伸;当电磁阀32通电时,推移杆321下降并与第一推移部311脱离,止挡件33在复位弹簧35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推移部312回转至原位。 使用时安全带4缠绕在回卷轴21上,并且安全带4的自由端经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旁侧的止挡装置,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缺槽;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回卷轴、分别与所述回卷轴固定连接的两个棘轮盘,所述回卷轴与所述缺槽呈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棘轮盘的周缘分别设置有若干切口;所述止挡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外侧壁枢接的连杆、与所述壳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棘轮盘配合的止挡件,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移部和第二推移部,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推移部相抵配合的推移杆,所述止挡件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推移部传动连接,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所述电磁阀断电时,所述推移杆上升并驱动所述第一推移部以所述连杆的枢接轴为轴转动,所述第二推移部随所述第一推移部同步转动,所述止挡件在所述第二推移部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并卡住所述切口,此时所述复位弹簧被拉伸;当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推移杆下降并与所述第一推移部脱离,所述止挡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推移部回转至原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