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智能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209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14
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包括横梁,横梁上设有沿水平导轨动作的机械臂,横梁下方依次设有工件平台、厚度检测装置、翻转臂和工作台,在工件平台上设有工件导杆,机械臂上设有升降导轨,气缸安装在机械臂上,电磁吸盘与气缸连接,气缸驱动电磁吸盘沿升降导轨滑动升降,电磁吸盘与气缸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通过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可以利用现有的磨床,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成本,通过在机械臂上设置气缸驱动升降并配合用于缓冲的弹簧的方式,简化了机械臂的结构,尤其是简化了控制方式,通过气缸的上下极限点来控制动作精度,大幅简化了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包括横梁,横梁上设有沿水平导轨动作的机械臂,横梁下方依次设有工件平台、厚度检测装置、翻转臂和工作台,在工件平台上设有工件导杆,机械臂上设有升降导轨,气缸安装在机械臂上,电磁吸盘与气缸连接,气缸驱动电磁吸盘沿升降导轨滑动升降,电磁吸盘与气缸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通过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可以利用现有的磨床,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成本,通过在机械臂上设置气缸驱动升降并配合用于缓冲的弹簧的方式,简化了机械臂的结构,尤其是简化了控制方式,通过气缸的上下极限点来控制动作精度,大幅简化了控制难度。【专利说明】 分体式智能磨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床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平磨锯片等批量型圆台形工件的分体式智能磨床。
技术介绍
在圆台形批量工件加工过程中,企业员工需求量大,通常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工人不能多机操作。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材料厚度不一,成品要求严格,对员工素质要求也高。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磨床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现代化生产。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328251 A,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卧轴圆台平面磨床,包括磨床床身、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翻面装置、自动测厚装置、工件及工作台清洗装置和工件存储位;工作台、翻面装置和工件存储位的上方设有机械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化卧轴圆台平面磨床,通过设置的翻面装置、自动测厚装置和机械手,实现了无需人工干涉地自动化加工锯片基体的两面,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由于各步骤均由程序控制,也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件的质量。但是该磨床结构较为复杂,采用丝杠驱动的方式需要较多的采用伺服电机,而且,采用丝杠驱动的方式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可以简化现有设备的结构,尤其是便于利用现有的磨床,提高运行速度,降低整体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包括横梁,横梁上设有沿水平导轨动作的机械臂,横梁下方依次设有工件平台、厚度检测装置、翻转臂和工作台,在工件平台上设有工件导杆,机械臂上设有升降导轨,气缸安装在机械臂上,电磁吸盘与气缸连接,气缸驱动电磁吸盘沿升降导轨滑动升降,电磁吸盘与气缸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 气缸驱动电磁吸盘位于上极限点时,电磁吸盘的下端面与工件导杆上端面的距离,大于一个工件的厚度,小于两个工件的厚度。 所述的弹簧的缓冲行程大于或等于工件导杆实际堆叠工件的整体厚度。 在横梁上设有沿水平导轨布置的同步带,同步带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横梁的两端; 机械臂滑动安装在水平导轨上,机械臂上设有与同步带啮合的同步带轮,同步带轮与固定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机械手伺服电机连接。 在同步带轮的两侧设有张力轮,张力轮位于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对的另一侧,以使同步带轮与同步带之间的包角增大。 所述的厚度检测装置中,上检测滚轮和下检测滚轮均通过底座滑动安装在检测升降导轨上;上检测滚轮的底座和下检测滚轮的底座通过弹簧安装在机架上,以使上检测滚轮和下检测滚轮之间检测点浮动; 还设有用于检测上检测滚轮和下检测滚轮之间或者上检测滚轮和下检测滚轮的底座之间间隙的检测头。 所述的检测头为激光测距检测头或位移传感器。 与检测头连接的控制装置,在不检测时随时对测量零点进行校正。 检测升降导轨与检测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检测升降气缸缸体与检测进出气缸的缸体连接,检测进出气缸的活塞杆与检测丝杠的螺母件连接,检测丝杠的丝杠安装在厚度检测装置机架上。 采用分体结构,横梁、机械臂、工件平台、厚度检测装置、翻转臂和工作台整体为一部分,磨床为另一部分。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通过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可以利用现有的磨床,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成本,通过在机械臂上设置气缸驱动升降并配合用于缓冲的弹簧的方式,简化了机械臂的结构,尤其是简化了控制方式,通过气缸的上下极限点来控制动作精度,大幅简化了控制难度。通过采用弹簧缓冲的方式,从而无需精确控制机械的高度位置。机械臂的水平驱动采用同步带,尤其是采用了同步带固定,而驱动轮运动的方式,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设置的厚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全浮动式的检测点,即全浮动的上检测滚轮和下检测滚轮,解决了厚度和位置不同产品规格测量点需要不断调整问题。通过随时校正测量零点的方式,解决了因为各种因素引起的零点漂移问题,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横梁和机械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同步带与同步带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厚度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厚度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横梁1,水平导轨2,同步带3,张力轮4,同步带轮5,机械手伺服电机6,升降导轨7,厚度检测装置8,检测升降气缸801,上检测导轨802,下检测导轨803,手轮804,检测丝杠805,检测头806,检测升降导轨807,检测进出气缸808,检测拉簧809,上检测滚轮810,下检测滚轮811,机架(812),活动架(813),固定架(814),升降滚珠丝杠9,压板10,气缸11,电磁吸盘12,砂轮13,电控柜14,工作台15,工作台进给伺服电机16,翻转臂17,旋转气缸18,进给滚珠丝杠19,清洗机械手20,成品座21,砂轮升降伺服电机22,中心控制台23,工件平台24,工件导杆25,工作状态指示灯26,弹簧2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中,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包括横梁I,横梁I顶部设有工作状态指不灯26,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同时管理多台设备,横梁I上设有沿水平导轨2动作的机械臂,横梁I下方依次设有工件平台24、厚度检测装置8、翻转臂17和工作台15,工作台15设有驱动其旋转的电机,工作台总成与进给滚珠丝杠19的螺母件连接,工作台进给伺服电机16与滚珠丝杠19的丝杠件连接,实现工作台15的进给。 优选的,在工作台15 —侧还设有清洗机械手20,用于清洗工件和工作台15,在工作台15的上方设有吹气起片装置,用于破坏工件表面的水膜,使工件与工作台15表面分离。在工件平台24上设有工件导杆25,优选的,在工件平台24—侧还设有成品座21,用于暂存成品,或者省略成品座21,由机械手20直接卸料至料斗。 优选的,采用分体结构,横梁1、机械臂、工件平台24、成品座21、厚度检测装置8、翻转臂17和工作台15整体为一部分,磨床为另一部分。磨床的砂轮13位于工作台15的斜上方,砂轮13与主轴和驱动电机连接,整个砂轮总成与升降滚珠丝杠9中的螺母件连接,升降滚珠丝杠9中的丝杠件安装在磨床的机架上,砂轮升降伺服电机22驱动丝杠件旋转,以实现砂轮总成的升降。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磨床,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更进一步的,横梁和机械臂总成也可以和工作台15的总成采用分体结构,以利用现有的工作台15总成。 本专利技术在工件的磨削加工前后,利用厚度检测装置8中的检测头806对工件厚度进行测量,得到锯片工件厚度值,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磨削参数及控制磨削流程;利用独立PLC控制的机械手,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智能磨床,包括横梁(1),横梁(1)上设有沿水平导轨(2)动作的机械臂,横梁(1)下方依次设有工件平台(24)、厚度检测装置(8)、翻转臂(17)和工作台(15),在工件平台(24)上设有工件导杆(25),其特征是:机械臂上设有升降导轨(7),气缸(11)安装在机械臂上,电磁吸盘(12)与气缸(11)连接,气缸(11)驱动电磁吸盘(12)沿升降导轨(7)滑动升降,电磁吸盘(12)与气缸(11)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滨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迪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