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831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包括内筒体、套在内筒体前端外侧的外筒体以及设在内筒体中部的油枪,外筒体的前端形成喷口,末端通过第一法兰与内筒体的外壁密封连接,外筒体与内筒体间形成围绕内筒体的送风腔,外筒体上设有与送风腔导通的进风口,内筒体的末端设有生物质燃气进口,前端在外筒体的内部形成生物质燃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重油和生物质燃气的混合燃烧,一方面利用生物质燃气对重油的裂解作用,提高重油燃烧环境温度,改善重油燃烧效率,避免重油燃烧不完全出现冒黑烟现象,降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另一方面重油热值高,又对生物质燃气燃烧速度起到催化作用,提高了炉膛的温度,熔铝时间缩短,总能耗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工业熔铝炉新能源燃料燃烧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熔铝炉多为重油燃烧器燃烧,这样的燃烧器单独燃烧单一介质燃烧效率低,SO2排放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现新能源的技术是生物质燃气的燃烧,生物质燃气虽节能环保,但是热值低,熔铝时间长,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重油和生物质燃气混合燃烧,以克服彼此的弊端而发挥各自优势的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包括内筒体、套在所述内筒体前端外侧的外筒体以及设在所述内筒体中部的油枪,所述外筒体的前端形成喷口,末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内筒体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间形成围绕所述内筒体的送风腔,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所述送风腔导通的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末端设有生物质燃气进口,前端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形成生物质燃气出口。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筒体包括位于所述外筒体内部且形成所述生物质燃气出口的混合段,所述内筒体在所述混合段外周设有若干与送风腔导通的通孔。生物质燃气可通过通孔与外部空气进行一次混合,混合均匀性极好。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筒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合段后侧的内筒体压缩段,所述内筒体压缩段沿气流方向口径逐渐收缩。内筒体采用收口结构,实现气流的压缩混合,保证气流强度。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筒体在所述生物质燃气出口的外侧设有外筒体压缩段,所述外筒体压缩段沿气流方向口径逐渐收缩,所述外筒体压缩段与生物质燃气出口间形成与所述送风腔导通的出风通道。外筒体采用收口结构,实现气流的压缩混合,保证气流强度。同时,一次混合后的生物质燃气通过出风通道加速获得很高的速度,然后进入喷口截面降速,获得一定压头喷入炉体燃烧。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油枪通过内筒体末端的第二法兰可滑动的装在内筒体中部,所述油枪上设有当油枪向后拉出时可与所述第二法兰密封的密封板。当生物质燃烧器独立燃烧时,为了避免烧坏油枪,需把油枪拉出一段距离,为了避免漏气,密封板紧靠后部第二法兰进行密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筒体上在送风腔的外侧设有观察孔,以实时观察外筒体内的状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实现了重油和生物质燃气的混合燃烧,克服了彼此的弊端,混合在一起燃烧,一方面利用生物质燃气对重油的裂解作用,提高重油的燃烧环境温度,改善重油燃烧效率,使重油完全燃烧,避免重油燃烧不完全出现冒黑烟现象,降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另一方面重油热值高,又对生物质燃气的燃烧速度起到催化作用,提高了炉膛的温度,熔铝时间缩短,总能耗下降。此外,本技术针对生物质燃气和重油的热值不一样,配风不一样,设计了新颖的开孔配风结构,即生物质燃气通过内筒体混合段与空气一次混合,混合配风量通过通孔面积决定,又通过内筒体与外筒体间的出风通道与空气二次混合,本技术通过科学优化计算内筒体的开孔率,解决上述油气复合燃烧的配气难题。 本燃烧器极大的解决了生物质燃气和重油的燃烧不匹配问题,重油消耗量为平时的二十分之一,两者燃烧互相补充,互相强化,由于重油消耗量低,SO2排放量满足国家标准。集成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技术可靠性强,燃烧效率高,经济性和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熔铝炉生物质燃气燃油复合燃烧过程中,市场前景非常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包括内筒体1、套在所述内筒体1前端外侧的外筒体2以及设在所述内筒体1内的油枪3,所述油枪3通过内筒体1末端的第二法兰11可滑动的装在内筒体1中部,所述外筒体2的前端形成喷口21,末端通过第一法兰22与所述内筒体1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外筒体2与内筒体1间形成围绕所述内筒体1的送风腔23,所述外筒体2上在送风腔23的外侧设有观察孔24。所述外筒体2上设有与所述送风腔23导通的进风口25,所述内筒体1的末端设有生物质燃气进口12,前端在所述外筒体2的内部形成生物质燃气出口13。其中,所述内筒体1包括位于所述外筒体2内部且形成所述生物质燃气出口13的混合段14以及位于所述混合段14后侧的内筒体压缩段15,所述内筒体1在所述混合段14外周设有若干与送风腔23导通的通孔16,所述内筒体压缩段15沿气流方向口径逐渐收缩。所述外筒体2在所述生物质燃气出口13的外侧设有外筒体压缩段26,所述外筒体压缩段26沿气流方向口径逐渐收缩,所述外筒体压缩段26与生物质燃气出口13间形成与所述送风腔23导通的出风通道27。本技术进行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合燃烧时,重油、生物质燃气和外部空气分别通过油枪3、内筒体1和外筒体2输送至喷口21处,并在喷口21处混合引燃。其中,当生物质燃气通过内筒体压缩段15时,内筒体1将生物质燃气气流压缩,保证气流强度;当生物质燃气通过混合段14时,通过混合段14的通孔16与外部空气一次混合,混合配风量通过通孔16面积决定;一次混合后的生物质燃气由生物质燃气出口13排出,又通过内筒体1与外筒体2间的出风通道27与外部空气二次混合,由于外筒体2在生物质燃气出口13外侧同样采用收口结构,外部空气在流过出风通道27时得到压缩,保证了二次混合后的气流强度。当然,本技术也可以独立燃烧生物质燃气或独立燃烧重油,当独立燃烧生物质燃气时,为了避免烧坏油枪3,需把油枪3向后拉出一段距离,为了避免漏气,在油枪3上设有密封板31,密封板31紧靠后部第二法兰11进行密封。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体、套在所述内筒体前端外侧的外筒体以及设在所述内筒体中部的油枪,所述外筒体的前端形成喷口,末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内筒体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间形成围绕所述内筒体的送风腔,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所述送风腔导通的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末端设有生物质燃气进口,前端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形成生物质燃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体、套在所述内筒体前端外侧的外筒体以及设在所述内筒体中部的油枪,所述外筒体的前端形成喷口,末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内筒体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间形成围绕所述内筒体的送风腔,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所述送风腔导通的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末端设有生物质燃气进口,前端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形成生物质燃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包括位于所述外筒体内部且形成所述生物质燃气出口的混合段,所述内筒体在所述混合段外周设有若干与送风腔导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和重油混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张家平苏德仁邓立新张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鹏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