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254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5:16
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可供一镜头装设且该镜头具有一光轴,该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包括一本体、一镜头装筒及一驱动单元;镜头装筒可活动地设于本体内部;驱动单元包含一线圈电路板及一磁性元件组,且线圈电路板具有数个印刷线圈,该数个印刷线圈对应于磁性元件组的位置,使镜头装筒可借助于驱动单元相对于本体底部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薄小的印刷线圈取代传统庞大的线圈,以使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达到小型化及微型化目的且便于组装;多个印刷线圈使控制电路或控制芯片可以精准地控制各个印刷线圈通过的电流值,使镜头装筒或载座能高精密度地相对于本体底部移动,达到精确的对焦或补正位置,借此达到高精密度的自动对焦与震动补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可供一镜头装设且该镜头具有一光轴,该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包括一本体、一镜头装筒及一驱动单元;镜头装筒可活动地设于本体内部;驱动单元包含一线圈电路板及一磁性元件组,且线圈电路板具有数个印刷线圈,该数个印刷线圈对应于磁性元件组的位置,使镜头装筒可借助于驱动单元相对于本体底部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薄小的印刷线圈取代传统庞大的线圈,以使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达到小型化及微型化目的且便于组装;多个印刷线圈使控制电路或控制芯片可以精准地控制各个印刷线圈通过的电流值,使镜头装筒或载座能高精密度地相对于本体底部移动,达到精确的对焦或补正位置,借此达到高精密度的自动对焦与震动补偿效果。【专利说明】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及微型化的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自动对焦及防手震的结构,都是以传统线圈搭配上永久磁铁的方式,来驱动镜头或影像传感器,以达到自动对焦或是补偿震动所造成撷取影像不清楚的问题,但是传统线圈所占体积过于庞大,且组装较为复杂,对于日益要求轻薄短小的电子消费性产品,渐无法符合需求。 因此,如何借助于结构上的设计,来改善上述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故本专利技术人亟思如何使自动对焦及防手震的驱动结构小型化及微型化,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使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达到小型化及微型化目的,且便于组装。 为了达到上面所描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可供一镜头装设且该镜头具有一光轴,该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包括:一本体;一镜头装筒,可活动地设于该本体内部;一载座,可活动地设于该本体内部且位于该镜头装筒的下端处;一第一驱动单元,包含一线圈及一第一磁性元件组,该线圈设于该镜头装筒的外侧,该第一磁性元件组设于该本体内部且对应于该线圈的位置,其中该镜头装筒借助于该第一驱动单元以沿着该光轴相对该本体底部移动;及一第二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二磁性元件组及一线圈电路板,该第二磁性元件组设于该载座,该线圈电路板设于该本体底部,且该线圈电路板具有数个印刷线圈,该数个印刷线圈对应于该第二磁性元件组的位置,其中该载座借助于该第二驱动单元以沿着垂直于该光轴的水平(也就是X轴、Y轴确定的平面)方向相对该本体底部移动。 其中该第二磁性元件组包含至少一个X轴向的磁石,及至少一个Y轴向的磁石。其中该线圈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X轴向的印刷线圈对应该X轴向的磁石,及至少一个Y轴向的印刷线圈对应该Y轴向的磁石。 或者,其中该本体包含有一框体及一座体,该座体组接于该框体且位于该本体底部,该线圈电路板设于该座体。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一弹片组,该弹片组弹性抵接于该镜头装筒及该载座。 较佳地,其中该线圈电路板为多层印刷电路板,且该数个印刷线圈叠设于该线圈电路板的内部。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驱动单元为自动对焦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为防手震驱动单元。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一位移感知单元,该位移感知单元设置于该线圈电路板并对应该磁性元件组的位置。 为了达到上面所描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可供一镜头装设且该镜头具有一光轴,该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包括:一本体;一镜头装筒,可活动地设于该本体内部;一驱动单元,包含一线圈电路板及一磁性元件组,该磁性元件组固定于该镜头装筒的外侧,该线圈电路板设置于该本体内部并环绕于该镜头装筒及该磁性元件组,且该线圈电路板具有数个印刷线圈,该数个印刷线圈对应于该磁性元件组的位置,其中该镜头装筒借助于该驱动单元自由地相对于该本体底部移动。 较佳地,其中磁性元件组包含至少二个X轴向的磁石,及二个Y轴向的磁石,且每一个X轴向的磁石彼此平行并与每一个邻近的Y轴向的磁石互相垂直。 较佳地,其中该线圈电路板具有至少二个X轴向的印刷线圈各自对应该数个X轴向的磁石,及至少二个Y轴向的印刷线圈各自对应该数个Y轴向的磁石。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一弹片组,该弹片组弹性抵接于该镜头装筒。 较佳地,其中该线圈电路板为多层印刷电路板,且该数个印刷线圈叠设于该线圈电路板的内部。 较佳地,其中该驱动单元为自动对焦及防手震驱动单元。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其通过薄小的印刷线圈取代传统庞大的线圈,以使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达到小型化及微型化目的且便于组装。此外,线圈电路板设置有多个印刷线圈,使控制电路或控制芯片可以精准地控制各个印刷线圈通过的电流值,以使镜头装筒或载座能高精密度地相对于本体底部移动,使其达到精确的对焦或补正位置,借此达到高精密度的自动对焦与震动补偿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镜头I 光轴L 第一实施例 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100 本体10 框体11 座体12 凸柱121 垫架13 镜头装筒20 载座21 第一驱动单元30 线圈31 第一磁性元件组32 第二驱动单元40 第二磁性元件组41 X轴向的磁石41x Y轴向的磁石41y 线圈电路板42 位移感知单元43 X轴向的印刷线圈42x Y轴向的印刷线圈42y 弹片组50 上弹片51 下弹片52 第二实施例 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200 本体10’ 框体11’ 座体12’ 垫架13’ 镜头装筒20’ 驱动单元30’ 线圈电路板31’ X轴向的印刷线圈311x、312x Y轴向的印刷线圈311y、312y 磁性元件组32’ X 轴向的磁石321x、322x Y 轴向的磁石321y、322y 弹片组50’ 上弹片51’ 下弹片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到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效果,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均为简化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100,可供一镜头I装设。请再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100基本上包括一本体10、一镜头装筒20、一载座21、一第一驱动单兀30及一第二驱动单兀40。 上述本体10包含了一框体11及一座体12。其中,框体11较佳为金属材料所制成,座体12较佳以塑料材料为主所制成,且座体12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可供一镜头装设且该镜头具有一光轴,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包括:一本体﹔一镜头装筒,可活动地设于该本体内部﹔一载座,可活动地设于该本体内部且位于该镜头装筒的下端处﹔一第一驱动单元,包含一线圈及一第一磁性元件组,该线圈设于该镜头装筒的外侧,该第一磁性元件组设于该本体内部且对应于该线圈的位置,其中该镜头装筒借助于该第一驱动单元以沿着该光轴相对该本体底部移动﹔及一第二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二磁性元件组及一线圈电路板,该第二磁性元件组设于该载座,该线圈电路板设于该本体底部,且该线圈电路板具有数个印刷线圈,该数个印刷线圈对应于该第二磁性元件组的位置,其中该载座借助于该第二驱动单元以沿着垂直于该光轴的水平方向相对该本体底部移动;其中,垂直于该光轴的水平面定义出相互垂直的X轴、Y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益张钧闵游腾健
申请(专利权)人:闳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旭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