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894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8:26
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包括床体、液压装置、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及伺服电机。其中床体包括床头、床腿和床板,所述床头左右两侧伸出床体部位设置有竖直滑道,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缸设置在床腿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安装有第一链轮,从动辊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对应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主动辊端部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输送带位于床板的上面且两端分别缠绕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链条与链轮配合,实现输送带的运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可实现患者轻松翻身,操作过程中工作量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包括床体、液压装置、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及伺服电机。其中床体包括床头、床腿和床板,所述床头左右两侧伸出床体部位设置有竖直滑道,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缸设置在床腿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安装有第一链轮,从动辊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对应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主动辊端部固定连接,且同轴;所述输送带位于床板的上面且两端分别缠绕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链条与链轮配合,实现输送带的运动。该技术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可实现患者轻松翻身,操作过程中工作量很小。【专利说明】—种电动控制翻身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
技术介绍
术后的病人和长期卧床的患者都需要定时翻转身体,术后的病人通过翻转身体促进伤口的愈合,而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通过翻转身体来避免身体受到长期的挤压,出现血液流通不顺畅、局部发麻以及出现褥疮使病人比较痛苦,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辅助翻身的床帮助患者定时翻转身体,且操作方便,翻转过程使患者感觉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该翻身床结构新颖,患者使用时便于翻身,在翻身过程中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快速高效。 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包括床体、液压装置、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及伺服电机;所述床体由床腿、床板、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组成,所述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左右两侧均伸出床板,在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左右两侧伸出部分均开有竖直滑道,开在左侧的竖直滑道长度大于开在右侧的竖直滑道,竖直滑道为长条孔,主动辊两端插入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左侧的竖直滑道内,从动辊两端插入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右侧的竖直滑道内;所述液压装置包含有四支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四支液压缸分别设置在四根床腿的外侧,液压控制器设置在第二床头外侧,各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相连接,与主动辊相连接的活塞杆的长度大于与从动辊相连接的活塞杆的长度;所述主动辊靠近第二床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从动辊靠近第二床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床板的上方,且两端分别卷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活塞杆靠近第一链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主动辊端部固定连接。 本技术是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床腿上设置液压缸,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实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升降,安装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输送带将患者的身体底部托起与床板脱离,设置于床头两侧的竖直滑道调整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位置,进而使输送带呈斜面状态,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实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同步转动,实现输送带的平稳输送,卧于倾斜输送带上的患者可利用身体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和身体的惯性实现轻松翻转,而且使患者在翻转过程中感觉舒适,翻转完成后活塞杆回落,使主动辊和从动辊与床板高度相持平,患者重新躺回到床板上。输送带始终位于患者身体下面,因此选用材质柔软且有透气性好的输送带有益于患者的健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付出很小的工作量,在翻转身体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并且效率很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电动控制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包括床体1、液压装置2、主动辊3、从动辊 4、输送带9及伺服电机8,所述床体I包括床腿11、床板12、第一床头13和第二床头14组成,所述第一床头13和第二床头14左右两侧均伸出床板12,第一床头13和第二床头14顶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床头13和第二床头14左右两侧伸出床板12的部分开有竖直滑道15,所述竖直滑道15为长条孔,第一床头13和第二床头14开在左侧的竖直滑道15长度大于开在右侧的竖直滑道15。所述液压装置2的液压缸21设置在床腿11外侧,活塞杆22的顶端均设置有轴承,左侧液压缸21的活塞杆22的长度大于右侧活塞杆22的长度,所述液压装置2的液压控制器23设置在第二床头14的外侧。所述主动辊3和从动辊4均位于床板12上部,插在竖直滑道15且两端伸出,所述主动辊3和从动辊4伸出的部分与活塞杆22顶端的轴承相连接,所述主动辊3靠近第二床头1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链轮5,所述从动辊4靠近第二床头1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链轮6,所述第一链轮5和第二链轮6通过链条7连接。所述输送带9位于床板12的上方,且两端分别卷在主动辊3和从动辊4上。靠近第一链轮5的活塞杆22外侧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固定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传动轴81与主动辊3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82设置在第二床头14的外侧。 具体地,此种电动控制翻身床,使用时通过液压装置控制器23调节主动辊3和从动辊4在竖直滑道15的范围内的高度,且主动辊3和从动辊4到达竖直滑道15顶端后实现定位,同时竖直滑道15的设置可以保证定位后主动辊3和从动辊4的距离保持不变,此时输送带9展开后呈倾斜状态,患者卧于输送带9上,且与床板12分离。打开伺服电机控制器82后,伺服电机8的动力轴81带动主动辊3转动,同时链条7实现主动辊3和从动辊4同步转动,卧于输送带9上的患者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实现轻松滚动。待翻身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8,调节液压装置2使主动辊3和从动辊4回落到竖直滑道15的底部,输送带9重新平铺到床板12的表面,患者完成翻身后躺回到床上。翻身完成后输送带9继续留在患者身体下面,因此选用材质柔软且有透气性好的输送带有益于患者的健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付出很小的工作量,在翻转身体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并且效率很高。该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能够同时满足医院和家庭使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液压装置、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及伺服电机;所述床体由床腿、床板、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组成,所述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左右两侧均伸出床板,在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左右两侧伸出部分均开有竖直滑道,开在左侧的竖直滑道长度大于开在右侧的竖直滑道,竖直滑道为长条孔,主动辊两端插入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左侧的竖直滑道内,从动辊两端插入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右侧的竖直滑道内;所述液压装置包含有四支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四支液压缸分别设置在四根床腿的外侦牝液压控制器设置在第二床头外侧,各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相连接,与主动辊相连接的活塞杆的长度大于与从动辊相连接的活塞杆的长度;所述主动辊靠近第二床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从动辊靠近第二床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床板的上方,且两端分别卷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活塞杆靠近第一链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控制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液压装置、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及伺服电机;所述床体由床腿、床板、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组成,所述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左右两侧均伸出床板,在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左右两侧伸出部分均开有竖直滑道,开在左侧的竖直滑道长度大于开在右侧的竖直滑道,竖直滑道为长条孔,主动辊两端插入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左侧的竖直滑道内,从动辊两端插入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右侧的竖直滑道内;所述液压装置包含有四支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四支液压缸分别设置在四根床腿的外侧,液压控制器设置在第二床头外侧,各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相连接,与主动辊相连接的活塞杆的长度大于与从动辊相连接的活塞杆的长度;所述主动辊靠近第二床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从动辊靠近第二床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床板的上方,且两端分别卷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活塞杆靠近第一链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主动辊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