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0625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实现了设备通信过程中无线频谱的实时感知与功率谱密度分析、信道状态估计、通信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迟入网设备的接入。全频段或宽频段范围内的频谱监测由于受到频谱感知精度和硬件资源的限制,难以通过单次采样来实现功率谱密度的估计,通过设置射频前端扫频滤波器组,周期性的切换本振频率,有效的实现了全频段或宽频段范围内的频谱感知与功率谱密度分析;通过节点设备的信息处理,实现了终端设备间、节点与终端设备间的信道匹配;通过信道估计与自适应传输策略,确定了是否需要调整通信参数以及当前通信参数的最新策略;通过设备迟入网策略,实现了未入网的终端设备的入网与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通信过程中无线频谱的实时感知、功率谱密度分析、信道状态估计、通信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迟入网设备的接入,特别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与地理环境下军、民用数传电台和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智能化,目的是实现通信设备的自适应传输,提高通信设备环境适应性。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飞速发展,其显著特点可以描述为无线电新业务的高速增长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升频谱利用率以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如何使无线电智能化以致能够灵活的使用无线资源获取信息服务;如何有效地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进行学习以及做出决策并进行调整,所有这些都是无线通信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认知自适应传输技术由于能够充分、高效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调整传输参数和协议,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基于认知自适应传输的通信设备不仅能够完成频谱的监测与分析处理,能够完成迟入网用户的接入,而且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适应调整传输策略,具有很高的智能性。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传输技术为未来通信设备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它以环境认知为基础,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和智能的分析与处理,实时调整通信的发射功率、载波频率和调制手段等参数的配置,动态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从而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高可靠通信以及对有限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无线频谱感知技术和自适应传输技术的不断演进,它已被迅速拓展到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并受到各国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认知的军、民用无线通信系统能够通过动态重构技术能够对复杂的无线电磁环境、网络资源环境和用户需求环境进行认知和自适应学习,从包括接入网、路由、接入控制、调制编解码技术等在内的所有通信资源出发,进行自适应参数与协议重构,提升现有通信容量与设备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最终实现智能化的无线通信网络。频谱监测通过频谱感知即频谱检测来实现,它包括“频谱机会”的搜寻和判定以及频谱状态的实时监测。频谱检测技术分为物理层检测、MAC层检测以及认知无线电网络内的多用户协作检测。物理层检测关注如何借助数字信号处理增益实现高性能检测;MAC层检测关注多信道条件下的检测效率,通过信道检测次序和检测周期优化,使检测到的可用信道数最多,或使信道搜索时延最短;由于无线信道的阴影和多径衰落特性,仅靠单个认知无线电用户进行本地检测,会存在可靠度不足的问题,而多用户协作检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多用户分集能够对抗无线信道衰落,提高检测的可靠度。传统的传输方案,其码率、传输功率、调制方式都是单一的,不能充分利用衰落信道的时变性。非自适应系统是根据信道状态的最差情况来设计的,系统的这种设计原则导致信道容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根据信道当前状况,通过改变信号的某些参数使其与信道衰落的变化相适应,可以充分利用信道容量。自适应传输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对符号传输率、调制星座大小、编码效率、编码结构或这些参数相结合的自适应改变,实时地分散和平衡通信的负载。在信道条件较好时以较高的速率传输,而当信道质量变差时,平缓地降低其数据吞吐量,这样可以在不牺牲功率和误比特率的前提下,根据信道的时变性,提供较高的平均信道频谱效率。简言之,自适应传输技术就是改变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特性,以适应底层信道和上层业务要求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实现了设备通信过程中无线频谱的实时感知与功率谱密度分析、信道状态估计、通信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迟入网设备的接入。全频段或宽频段范围内的频谱监测由于受到频谱感知精度和硬件资源的限制,难以通过单次采样来实现功率谱密度的估计,通过设置射频前端扫频滤波器组,周期性的切换本振频率,有效的实现了全频段或宽频段范围内的频谱感知与功率谱密度分析;通过节点设备的信息处理,实现了终端设备间、节点与终端设备间的信道匹配;通过信道估计与自适应传输策略,确定了是否需要调整通信参数以及当前通信参数的最新策略;通过设备迟入网策略,实现了未入网的终端设备的入网与通信。本专利技术中的通信帧留有频谱感知时隙,用以完成频谱的实时监测;留有信道估计时隙,用以完成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间信道状态的估计;留有设备迟入网时隙,用以完成未入网终端设备的入网;信道匹配与自适应传输策略由节点设备在后台处理完成,不占用通信帧中的时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基于多窗谱估计的实时频谱监测以及基于频谱监测和信道估计的自适应传输,包括无线频谱感知与分析处理、信道状态估计、传输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迟入网设备的接入。本专利技术完全解决了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传输问题,为基于认知自适应传输的军民用数传电台以及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高可靠性和高适应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通过频谱感知与监测获得无线频谱的环境噪声基底信息,通过频谱分析与处理对无线信道进行排序,通过信道选择与匹配策略得到全网匹配的相对“干净”的信道,通过自适应传输策略实现了通信参数的自适应调整,通过留有的迟入网时隙实现了迟入设备的接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输入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初始认知信息,并将初始认知信息置为当前认知信息;(2)通信过程中,节点设备与终端设备间保持时间同步,在管理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完成注册信息、通信频率及通信速率参数的发送或接收,节点设备还需要对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上报;(3)在业务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完成业务信息的发送或接收,业务时隙结束后进入信道估计时隙;业务信息包括话音业务与IP业务;此外,在业务时隙,对于节点设备,还需要根据轮询接收到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信道的选择与匹配;(4)在信道估计时隙,节点设备分别与各终端设备根据信道选择与匹配的结果进行两两信道估计;(5)信道估计完成后,节点设备根据当前认知信息和信道估计结果,通过自适应传输策略得到节点设备和每个终端设备的实时最优传输参数;(6)在设备迟入网时隙,节点设备对未入网的终端设备进行轮询接入;(7)设备迟入网时隙完成后进入频谱感知时隙,在频谱感知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开始分别通过多窗谱估计算法对全频段频谱依次进行功率谱密度感知;(8)功率谱密度感知完成后,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对感知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功率谱密度分析完成后得到实时认知信息,将实时认知信息置为当前认知信息;(9)判断通信是否结束,如果结束则转入步骤(10),反之则转入步骤(2);(10)通信结束。其中,步骤(2)中节点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上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节点设备对各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2.2)终端设备收到轮询信息后,终端设备将当前认知信息上报给节点设备。其中,步骤(3)中,节点设备对接收到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信道的选择与匹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在全频段范围内按频谱由低到高生成信道列表;(3.2)依次将各终端设备的认知信息填入表中;如果对应信道的标记为0,表示该信道在对应的终端处不可使用,表中填入0;(3.3)首先比较各条信道中非0值的个数,按照个数由多到少排序,个数较多的信道优先选用;如果个数相同则将非0值相加后求均值,均值较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

【技术保护点】
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实现了设备通信过程中无线频谱的实时感知与功率谱密度分析、信道状态估计、通信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迟入网设备的接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输入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初始认知信息,并将初始认知信息置为当前认知信息;(2)通信过程中,节点设备与终端设备间保持时间同步,在管理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完成注册信息、通信频率及通信速率参数的发送或接收,节点设备还需要对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上报;(3)在业务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完成业务信息的发送或接收,业务时隙结束后进入信道估计时隙;业务信息包括话音业务与IP业务;此外,在业务时隙,对于节点设备,还需要根据轮询接收到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信道的选择与匹配;(4)在信道估计时隙,节点设备分别与各终端设备根据信道选择与匹配的结果进行两两信道估计;(5)信道估计完成后,节点设备根据当前认知信息和信道估计结果,通过自适应传输策略得到节点设备和每个终端设备的实时最优传输参数;(6)在设备迟入网时隙,节点设备对未入网的终端设备进行轮询接入;(7)设备迟入网时隙完成后进入频谱感知时隙,在频谱感知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开始分别通过多窗谱估计算法对全频段频谱依次进行功率谱密度感知;(8)功率谱密度感知完成后,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对感知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功率谱密度分析完成后得到实时认知信息,将实时认知信息置为当前认知信息;(9)判断通信是否结束,如果结束则转入步骤(10),反之则转入步骤(2);(10)通信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实现了设备通信过程中无线频谱的实时感知与功率谱密度分析、信道状态估计、通信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迟入网设备的接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输入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初始认知信息,并将初始认知信息置为当前认知信息;(2)通信过程中,节点设备与终端设备间保持时间同步,在管理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完成注册信息、通信频率及通信速率参数的发送或接收,节点设备还需要对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上报;(3)在业务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完成业务信息的发送或接收,业务时隙结束后进入信道估计时隙;业务信息包括话音业务与IP业务;此外,在业务时隙,对于节点设备,还需要根据轮询接收到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信道的选择与匹配;(4)在信道估计时隙,节点设备分别与各终端设备根据信道选择与匹配的结果进行两两信道估计;(5)信道估计完成后,节点设备根据当前认知信息和信道估计结果,通过自适应传输策略得到节点设备和每个终端设备的实时最优传输参数;(6)在设备迟入网时隙,节点设备对未入网的终端设备进行轮询接入;(7)设备迟入网时隙完成后进入频谱感知时隙,在频谱感知时隙,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开始分别通过多窗谱估计算法对全频段频谱依次进行功率谱密度感知;(8)功率谱密度感知完成后,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对感知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功率谱密度分析完成后得到实时认知信息,将实时认知信息置为当前认知信息;(9)判断通信是否结束,如果结束则转入步骤(10),反之则转入步骤(2);(10)通信结束;其中,步骤(7)中的节点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通过多窗谱估计算法对全频段频谱依次进行功率谱密度感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7.1)切换节点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谐波滤波器;(7.2)切换节点设备与终端设备的本振频率;(7.3)对切换后的频谱进行多次时域采样;(7.4)对时域采样信号分多路进行DPSS序列加窗;(7.5)对加窗后的信号进行多窗估计,得到对应的功率谱密度,然后判断是否为最后一段频谱,如果是则转入步骤(7.6);如果不是最后一段频谱,则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谐波滤波器,如果需要切换,则转至步骤(7.1),如果不需要切换,则转至步骤(7.2);(7.6)对最后一段频谱感知结束后即可以得到全频段频谱的功率谱密度感知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认知的频谱监测与自适应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节点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上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节点设备对各终端设备的当前认知信息进行轮询;(2.2)终端设备收到轮询信息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