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燃料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572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包括设有活塞的汽缸,设置在汽缸上的汽缸盖,以及分别设于汽缸两侧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汽缸盖上设有伸入汽缸中的柴油喷油器,在进气道中设置有向气道内喷射汽油以与进气道内的空气形成油气的汽油喷油器;还包括设置在油气流动下游处的由火花塞对油气进行点燃的预燃室。本发动机起动机构可在双燃料发动机预燃状态时使汽油与汽缸所吸空气进行很好的混合,从而确保预燃的作用效果,使得柴油能够在低压缩比下正常压燃工作,以实现双燃料发动机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燃料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起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内燃机作为石油能源的主要“消费者”首当其冲的受到特别的关注,内燃机作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短时间内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如何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提升排放标准成为各汽车企业努力追求的目标。传统的发动机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的排放较好,但其点燃方式决定其燃油经济性较差,柴油机的压缩点燃方式保证了其燃油经济性,但相应的排放降低。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发出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的油耗较汽油机低,排放较柴油机好,但双燃料发动机为了达到较好的排放及油耗,其压缩比有一定降低,而在压缩比降低后发动机会遇到柴油不易压燃导致起动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出利用汽油等可燃汽体的预燃来产生满足柴油压燃所需的汽缸内高温高压条件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008338A公开了一种双燃料热压缩发动机,它有装在活塞缸内的活塞,该活塞以活塞销铰接连杆,活塞缸上部有发动机汽缸盖,活塞的上部为柴油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汽油燃烧室,该汽油燃烧室有复数个喷口连通柴油主燃烧室,在柴油主燃烧室内设置有柴油进气门和柴油排气门,在汽油燃烧室内设置有汽油进气门和火花塞。该专利技术利用汽油在汽油燃烧室内燃烧产生满足柴油燃烧的高温高压条件,可使柴油在低压缩比下工作,但在该专利技术中由于汽油进气门和火花塞均设置在汽油燃烧室,这样会导致汽油燃烧室内汽油浓度高、油气混合不够而造成汽油燃烧不充分,从而会降低汽油预燃的作用效果,也会使得发动机的排放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其能够使汽油等可燃汽在油汽混合均匀的状况下预燃,确保预燃的作用效果,使得柴油能够在低压缩比下正常压燃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双燃料发动机包括设有活塞的汽缸,设置在汽缸上的汽缸盖,以及分别设于汽缸两侧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汽缸盖上设有伸入汽缸中的柴油喷油器,在进气道中设置有向气道内喷射汽油以与进气道内的空气形成油气的汽油喷油器;还包括设置在油气流动下游处的由火花塞对油气进行点燃的预燃室。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将汽油喷油器设置于进气道内从而可使其喷出的汽油与汽缸所吸入的空气进行很好的混合,并由设置于油气下游处的预燃室引燃,以对汽缸进行预热,使得发动机起动时通过预热使汽缸内具有了能使柴油在低压缩比下被压燃的高温条件,从而可使发动机进入汽柴油混合、并由柴油压燃启动混合气燃烧的正常双燃料运行模式,可充分发挥出双燃料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好的优点。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进气道内位于汽油喷油器的上游设有阀门,所述预燃室设于汽油喷油器与进气门之间的进气道内。预燃室设置于进气道中,并在进气道中设置阀门,从而可在汽缸进气过程中使阀门关闭,并使预燃室内的火花塞对进气道中的油气进行引燃,由于汽缸的进气行程还未结束,因此进气道中被点燃的油气会被吸入汽缸内,从而可对汽缸中油气进行引燃,以实现对汽缸的预热,同时将预燃室设置在进气道中,也可在汽柴油双燃料模式下通过汽柴油燃烧时进气门的关闭状态,而实现对预燃室内火花塞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设置预燃室也可增大火花塞处油气的含量,从而可保证火花塞对油气的点燃效果。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预燃室设于汽缸盖上,在预燃室与汽缸的连通处还设有对其连通进行开闭控制的开关部。通过设置与汽缸连通的预燃室,在汽缸进气时油气同时进入汽缸和预燃室中,进气完毕后关闭进气门并使开关部打开即可通过预燃室内火花塞的点火对汽缸内的油气进行引燃,以对汽缸进行预热。通过开关部还可在汽柴油双燃料运行时通过开关部的关闭实现对预燃室中的火花塞的隔离保护,从而可避免因汽缸内过高的压力升高率造成火花塞的损坏,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预燃室经由分气道连通于汽油喷油器下游的进气道内。将预燃室经由分气道与进气道连通从而可在进气时使油气更好的进入预燃室内,以保证预燃室内火花塞的引燃效果。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开关部为设置在预燃室与汽缸连通处的预热气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分气道内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设置电磁阀可在预燃室预燃时将分气道关闭,以避免引燃进气道内的油气。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预燃室经由设置在汽缸盖上的包罩于火花塞上、以使所述火花塞与汽缸内空间相隔离的隔离罩围构而成,所述预燃室经由设于隔离罩上的通孔与汽缸内连通,所述开关部为由驱动机构驱动而转动设置在隔离罩内的通过转动以对通孔进行封堵的内壳板。采用隔离罩将火花塞与汽缸内空间相隔离以围构成预燃室,并设置可由内壳板进行封堵的通孔实现隔离罩内外的相连通,从而可在发动机起动汽油预燃时通过通孔经由预燃室内的火花塞实现对油气的引燃,而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能够通过关闭通孔而实现对火花塞的保护,防止因汽缸内过高的压力升高率而造成火花塞的损坏。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内壳板包括转动设置在隔离罩上的、以对所述通孔进行封堵的工作板,以及固连于所述工作板一端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板。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板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驱动板转动的驱动杆,以及连接设于所述驱动杆一端的、驱动所述驱动杆运动的电磁铁。 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在双燃料发动机预燃状态时使汽油与汽缸所吸空气进行很好的混合,从而确保预燃的作用效果,使得柴油能够在低压缩比下正常压燃工作,以实现双燃料发动机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隔离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壳板与隔离罩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内壳板与驱动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汽缸;2、汽缸盖;3、进气道;4、排气道;5、进气门;6、排气门;7、柴油喷油器;8、汽油喷油器;9、火花塞;10、主气道;11、分气道;12、第二预燃室;13、电磁阀;14、预热气门;15、阀门;16、第一预燃室;17、隔离罩;18、内壳板;19、驱动机构;20、通孔;21、转轴;22、工作板;23、驱动板;24、转轴孔;25、驱动杆;26、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设有图中未示出的活塞的汽缸1,在汽缸I上连接设置有汽缸盖2,在汽缸盖2上位于汽缸I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道3和排气道4,在进气道3和排气道4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门5和排气门6,进气门5和排气门6上均设置有气门弹簧,在汽缸盖2上还设有伸入汽缸I中的柴油喷油器7,在进气道3内也设置有汽油喷油器8及用于引燃汽油喷油器8所喷出的汽油的火花塞9。 在进气道3内位于汽油喷油器8的上游设置有一个阀门15,阀门15可为活动翻板结构,并采用电磁控制,当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可将进气道3的进气口关闭,而在图中虚线所示位置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包括设有活塞的汽缸,设置在汽缸上的汽缸盖,以及分别设于汽缸两侧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汽缸盖上设有伸入汽缸中的柴油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道中设置有向气道内喷射汽油以与进气道内的空气形成油气的汽油喷油器;还包括设置在油气流动下游处的由火花塞对油气进行点燃的预燃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包括设有活塞的汽缸,设置在汽缸上的汽缸盖,以及分别设于汽缸两侧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汽缸盖上设有伸入汽缸中的柴油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道中设置有向气道内喷射汽油以与进气道内的空气形成油气的汽油喷油器;还包括设置在油气流动下游处的由火花塞对油气进行点燃的预燃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道内位于汽油喷油器的上游设有阀门,所述预燃室设于汽油喷油器与进气门之间的进气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设于汽缸盖上,在预燃室与汽缸的连通处还设有对其连通进行开闭控制的开关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经由分气道连通于汽油喷油器下游的进气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亚彬张宝东李伟轩胡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