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华专利>正文

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058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包括车轮和车架,其中,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前座垫架和后座垫架;在前座垫架与后座垫架之间设有连接板;前座垫架包括前座垫立管、前上套管和前下套管,前上套管套在前下套管内,前座垫立管安装在前上套管内,在前下套管上固定有前下连接件和前中连接件,在前上套管上固定有前上连接件;后座垫架包括后座垫立管、后上套管和后下套管,后上套管套在后下套管内,后座垫立管安装在后上套管内,在后下套管上固定有后下连接件和后中连接件,在后上套管上固定有后上连接件;后轮架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车尾架,支撑杆与车尾架铰接,车尾架与后中连接件铰接,连接杆与后下连接件铰接;前轮架、前座垫架、连接板、后座垫架之间通过六根连杆铰接在一起,实现了自行车的伸缩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由于前后座垫架采用了上下套管组成的座垫高度可调节的套管,这样可满足在展开时套管缩短以适合矮小身高者舒适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人自行车,尤其是一种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
技术介绍
双人自行车是一种娱乐工具,这种娱乐车,人们经常带到公园、郊外等踩踏游玩。 而且传统的双人字自行车是不可折叠的,一般的家用小型客车、轿车等根本无法装载。随着 社会的发展,为了携带运输的方便出现了折叠双人自行车,对于目前伸缩式的折叠双人自 行车,虽然折叠后车体积大大缩小,但是座垫的套管要满足一定高度才能够实现伸缩折叠, 也就是说座垫调节到最矮的高度也比较高,对于身高相对矮小人,座垫最矮的位置也偏高, 因此骑座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小,同时座垫可调节更低的高度的伸缩 式折叠双人自行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 包括车轮和车架,其中,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前座垫架和后座垫架;前座垫架包括前座 垫立管、前上套管和前下套管,前上套管套在前下套管内,前座垫立管安装在前上套管内, 在前下套管上固定有前下连接件和前中连接件,在前上套管上固定有前上连接件;后座垫 架包括后座垫立管、后上套管和后下套管,后上套管套在后下套管内,后座垫立管安装在后 上套管内,在后下套管上固定有后下连接件和后中连接件,在后上套管上固定有后上连接 件;后轮架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车尾架,支撑杆与车尾架铰接,车尾架与后中连接件铰接, 连接杆与后下连接件铰接;在前座垫架与后座垫架之间设有连接板;前轮架与前中连接件 之间通过连杆一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前轮架与前下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杆二连接, 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与前中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杆三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 接;连接板与前下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杆四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与后中连 接件之间通过连杆五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与后下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杆六 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前上套管与连杆一和连杆三之间还连接有连接杆一,它们之 间的连接为铰接;后上套管与连杆五和车尾架之间设有连接杆二,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 优选的是,在连接板上还设有收链机构,保证自行车展开时,链条可正常传动。 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前后座垫架都采用了座垫立管、上套管和下套 管的结构,展开或伸缩折叠自行车,上套管可以在下套管内伸缩,这样在展开时,上套管缩 进下套管内,折叠时,上套管伸出下套管内,实现伸缩折叠,这样前后座垫可以调整到更低 的高度,以适合身高比较矮的人群舒适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车轮,2前轮架,3后轮架,31支撑杆,32连接杆,33车尾架,4前座垫架,41 前座垫立管,42前上套管,43前下套管,44前下连接件,45前中连接件,46前上连接件,5后 座垫架,51后座垫立管,52后上套管,53后下套管,54后下连接件,55后中连接件,56后上 连接件,6连接板,7连杆一,8连杆二,9连杆三,10连杆四,11连杆五,12连杆六,13连接杆 一,14连接杆二,15收链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包括车轮1和车架,车架包 括前轮架2、后轮架3、前座垫架4和后座垫架5 ;前座垫架4包括前座垫立管41、前上套管 42和前下套管43,前上套管42套在前下套管43内,前座垫立管41安装在前上套管42内, 在前下套管43上固定有前下连接件44和前中连接件45,在前上套管42上固定有前上连接 件46 ;后座垫架5包括后座垫立管51、后上套管52和后下套管53,后上套管52套在后下套 管53内,后座垫立管51安装在后上套管52内,在后下套管53上固定有后下连接件54和 后中连接件55,在后上套管52上固定有后上连接件56 ;后轮架3包括支撑杆31、连接杆32 和车尾架33,支撑杆31与车尾架33铰接,车尾架33与后中连接件55铰接,连接杆32与后 下连接件54铰接;在前座垫架4与后座垫架5之间设有连接板6 ;前轮架2与前中连接件 45之间通过连杆一 7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前轮架2与前下连接件44之间通过连 杆二8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6与前中连接件45之间通过连杆三9连接,它 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6与前下连接件44之间通过连杆四10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 为铰接;连接板6与后中连接件55之间通过连杆五11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 板6与后下连接件54之间通过连杆六12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前上套管42与连 杆一 7和连杆三9之间还连接有连接杆一 13,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后上套管52与连杆 五11和车尾架33之间设有连接杆二14,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在连接板6上还设有收 链机构15。 折叠时,前轮架2和后轮架3均向前、后座垫架4、5中间收缩,连杆一 7、连杆二8、 连杆三9、连杆四10、连杆五11、连杆六12均折叠成平行状态,同时前上套管42、后上套管 52分别从前下套管43和后下套管53中伸出,此时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 展开时,将前轮架2和后轮架3向外拉,杆一 7、连杆二8、连杆三9、连杆四10、连杆 五11、连杆六12展开,同时前上套管42、后上套管52分别缩进前下套管43和和后下套管 53内,此时自行车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座垫的调节套管在使用状态时高度比较低,即座垫可 调节的高度更低,适合身材矮小人群舒适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 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包括车轮(1)和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轮架(2)、后轮架(3)、前座垫架(4)和后座垫架(5);前座垫架(4)包括前座垫立管(41)、前上套管(42)和前下套管(43),前上套管(42)套在前下套管(43)内,前座垫立管(41)安装在前上套管(42)内,在前下套管(43)上固定有前下连接件(44)和前中连接件(45),在前上套管(42)上固定有前上连接件(46);后座垫架(5)包括后座垫立管(51)、后上套管(52)和后下套管(53),后上套管(52)套在后下套管(53)内,后座垫立管(51)安装在后上套管(52)内,在后下套管(53)上固定有后下连接件(54)和后中连接件(55),在后上套管(52)上固定有后上连接件(56);后轮架(3)包括支撑杆(31)、连接杆(32)和车尾架(33),支撑杆(31)与车尾架(33)铰接,车尾架(33)与后中连接件(55)铰接,连接杆(32)与后下连接件(54)铰接;在前座垫架(4)与后座垫架(5)之间设有连接板(6);前轮架(2)与前中连接件(45)之间通过连杆一(7)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前轮   架(2)与前下连接件(44)之间通过连杆二(8)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6)与前中连接件(45)之间通过连杆三(9)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6)与前下连接件(44)之间通过连杆四(10)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6)与后中连接件(55)之间通过连杆五(11)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板(6)与后下连接件(54)之间通过连杆六(12)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前上套管(42)与连杆一(7)和连杆三(9)之间还连接有连接杆一(13),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后上套管(52)与连杆五(11)和车尾架(33)之间设有连接杆二(14),它们之间的连接为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伸缩式折叠双人自行车,包括车轮(1)和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轮架 (2)、后轮架(3)、前座垫架(4)和后座垫架(5);前座垫架(4)包括前座垫立管(41)、前上套 管(42)和前下套管(43),前上套管(42)套在前下套管(43)内,前座垫立管(41)安装在前 上套管(42)内,在前下套管(43)上固定有前下连接件(44)和前中连接件(45),在前上套管 (42)上固定有前上连接件(46);后座垫架(5)包括后座垫立管(51)、后上套管(52)和后下 套管(53),后上套管(52)套在后下套管(53)内,后座垫立管(51)安装在后上套管(52)内, 在后下套管(53)上固定有后下连接件(54)和后中连接件(55),在后上套管(52)上固定有 后上连接件(56 );后轮架(3 )包括支撑杆(31)、连接杆(32 )和车尾架(33 ),支撑杆(31)与 车尾架(33 )铰接,车尾架(33 )与后中连接件(55 )铰接,连接杆(32 )与后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华何子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