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6650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储液器及闪蒸器,压缩机本体包括主壳体、泵体和电机,压缩机本体设有排气口,储液器设有回气口,压缩机泵体设有补气入口,闪蒸器包括设有罐体、补气管、第一通液管及第二通液管,罐体内设有闪蒸腔且罐体上设有供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流出的补气出口,补气管连接于罐体的补气出口与压缩机泵体的补气入口之间以供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经补气入口流入压缩机泵体,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伸入至闪蒸腔内,第一通液管的外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外端均伸出至罐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采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简化空调配管,以及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多为采用涡旋压缩机的大型系统,家用空调系统较少 涉及。现有采用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中,在实现补气增焓时,均没有把闪蒸器融合到旋 转式压缩机上,导致空调系统的配管较为复杂。由于各个厂家的闪蒸器的结构及容积会有 所不同,有些结构的闪蒸器容易出现喷液,有些结构的闪蒸器容积偏小也容易出现喷液,而 部分厂家无防止旋转压缩机喷液的保护措施,这些都会对旋转压缩机造成安全隐患。并且, 不同的闪蒸器在配同一空调系统时,由于闪蒸器的容积不同,容易导致空调系统的冷媒充 注量不同,使得性能有差别,可靠性低。另外,现有采用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中,补气增 焓只解决低温制热,其闪蒸器是单向的,即只有制热时才补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旨在简化空调配管,以及提 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及储液 器,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主壳体及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压缩机泵体和电机,所述压缩机本 体设有排气口,所述储液器设于所述主壳体外并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泵体相连接,所述 储液器设有回气口,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外的闪蒸器,所述压缩机泵 体设有补气入口,所述闪蒸器包括设有罐体、补气管、第一通液管及第二通液管,所述罐体 内设有闪蒸腔且所述罐体上设有供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流出的补气出口,所述补气管连接 于所述罐体的补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泵体的补气入口之间以供所述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 经补气入口流入所述压缩机泵体,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伸入至所 述闪蒸腔内,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外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外端均伸出至所述罐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闪蒸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主壳体上,且所述闪蒸器与储液器 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泵体包括气缸、主轴承、副轴承、活塞、曲轴、止回阀座及止回 阀片,所述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上部和下部,所述气缸设有压缩腔,所述活 塞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压缩腔内,所述曲轴与所述电机及活塞连接,所述气缸 于所述补气入口的内端壁面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止回阀座和止回阀片均设于所述补气入 口内,所述止回阀座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外侧并与所述限位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止回阀片 位于所述止回阀座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泵体还包括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的内端设于所述补气入 口内,所述连接管件的外端与所述补气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件包括锥形管和套管,所述锥形管的内端设于所述补气入口 内,所述锥形管的外端伸出到所述主壳体的外部,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锥形管的外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伸入到所述闪蒸腔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液管、第二通液管及补气管与罐体之间的安装方式为: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经所述罐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闪 蒸腔内,所述补气出口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补气管与所述补气出口相连接的一端位 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经所述罐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闪 蒸腔内,所述补气出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补气管的一端经所述补气出口伸入至所 述闪蒸腔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经所述罐体的侧壁伸入至所述闪 蒸腔内,所述补气出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补气管的一端经所述补气出口伸入至所 述闪蒸腔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经所述罐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第二通液管的内 端均经所述罐体的底部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所述补气出口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补 气管与所述补气出口相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经所述罐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第二通液管的内 端均经所述罐体的底部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所述补气出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补 气管的一端经所述补气出口伸入至所述闪蒸腔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经所述罐体的侧壁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第二通液管的内 端均经所述罐体的顶部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所述补气出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补 气管的一端经所述补气出口伸入至所述闪蒸腔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闪蒸器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及单向电磁阀,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所 述罐体内并设置在预定高度位置,所述单向电磁阀设于所述补气管中。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四通阀、第一节 流装置及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前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排 气口、所述储液器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及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分别通过管 路与所述四通阀上的对应阀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 的另一端与所述闪蒸腔的第一通液管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室内换 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闪蒸腔的第二通液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包括相并联第二 毛细管和单向阀。 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及旋转式压缩机,由于旋转式压缩机自带闪蒸器,在进行 安装时,能够简化空调配管,同时提高压缩机可靠性,通过优化的闪蒸器的结构和容积使得 旋转式压缩机性能能够最大发挥,同时大幅度地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无论制冷循 环还是制热循环,都能够实现补气增焓的效果。旋转式压缩机自带闪蒸器,还能够缩短闪蒸 器与压缩机泵体之间的连接管路,从而减少补气冷媒的压力损失,使得补气量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空调系统中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旋转式压缩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旋转式压缩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旋转式压缩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旋转式压缩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旋转式压缩机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 本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 换热器1、室内换热器2、四通阀3、第一节流装置4、第二节流装置5及旋转式压缩机6。所 述旋转式压缩机6包括压缩机本体61、储液器62及闪蒸器63。 请同时参照图2,所述压缩机本体61包括主壳体64及设于所述主壳体64内的压 缩机泵体65和电机66。所述压缩机本体61设有排气口 614,所述压缩机泵体65设有补气 入口 651。所述储液器62设于所述主壳体64外并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泵体65相连接, 所述储液器62设有回气口 621。所述闪蒸器63设于所述主壳体64外,所述闪蒸器63包括 设有罐体631、补气管63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及储液器,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主壳体及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压缩机泵体和电机,所述压缩机本体设有排气口,所述储液器设于所述主壳体外并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泵体相连接,所述储液器设有回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外的闪蒸器,所述压缩机泵体设有补气入口,所述闪蒸器包括设有罐体、补气管、第一通液管及第二通液管,所述罐体内设有闪蒸腔且所述罐体上设有供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流出的补气出口,所述补气管连接于所述罐体的补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泵体的补气入口之间以供所述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经补气入口流入所述压缩机泵体,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外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外端均伸出至所述罐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及储液器,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主壳体及设于 所述主壳体内的压缩机泵体和电机,所述压缩机本体设有排气口,所述储液器设于所述主 壳体外并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泵体相连接,所述储液器设有回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转式压缩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外的闪蒸器,所述压缩机泵体设有补气入口,所述闪蒸 器包括设有罐体、补气管、第一通液管及第二通液管,所述罐体内设有闪蒸腔且所述罐体上 设有供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流出的补气出口,所述补气管连接于所述罐体的补气出口与所 述压缩机泵体的补气入口之间以供所述闪蒸腔内的气态冷媒经补气入口流入所述压缩机 泵体,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内端均伸入至所述闪蒸腔内,所述第一通液 管的外端及第二通液管的外端均伸出至所述罐体的外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本 体的主壳体上,且所述闪蒸器与储液器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相对两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泵体包括气缸、主轴 承、副轴承、活塞、曲轴、止回阀座及止回阀片,所述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上 部和下部,所述气缸设有压缩腔,所述活塞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压缩腔内,所述 曲轴与所述电机及活塞连接,所述气缸于所述补气入口的内端壁面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 止回阀座和止回阀片均设于所述补气入口内,所述止回阀座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外侧并与 所述限位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止回阀片位于所述止回阀座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泵体还包括连接管件, 所述连接管件的内端设于所述补气入口内,所述连接管件的外端与所述补气管相连接。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包括锥形管和套管, 所述锥形管的内端设于所述补气入口内,所述锥形管的外端伸出到所述主壳体的外部,所 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锥形管的外端上。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及第二通 液管的内端均伸入到所述闪蒸腔底部。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管、第二通液管及补 气管与罐体之间的安装方式为: 所述第一通液管的内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