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5460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包括钢轨、扣件系统和浮置板,钢轨及扣件系统设置在浮置板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下方还设有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和浮置板之间设有调高垫片,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通过调高垫片支撑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上夹持件设置在相邻两块浮置板端部的上表面,上持件和顶板通过连接拉杆夹持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拉杆和上、下夹持件实现对相邻浮置板的有效夹持,进而实现在相邻浮置板之间传递荷载的功能,使得剪力铰和板端隔振装置能够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具有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和节省材料,易维护,适用性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涉及铁路道床附件,具体为一种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领域的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浮置板道床技术是现有最有效的轨道减振降噪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地铁和城市轻轨中,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申请号为200410035441.1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浮置道床技术。现有技术是通过在浮置板中间设置隔振装置(在此称作中间隔振装置),以及在相邻两块浮置板之间设置连接器,实现浮置板整体地浮置在基础之上。浮置板中的连接器,即剪力铰,是保证浮置道床可靠工作的关键装置。 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的浮置板剪力铰,按形式分为中置式和上置式两种。中置式剪力铰位于浮置板断面中央的位置,施工时先将剪力铰与浮置板的钢筋骨架绑扎在一起,浇注混凝土后与浮置板固定连成一体。因而,受力合理,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成本低。但是,此类剪力铰,在混凝土浇注之后则无法更换,线路运营后难以从浮置板上方观察其材料的工作状态及损伤、锈蚀情况,维修十分困难。上置式剪力铰可以在浮置板表面安装,方便施工,易于调整更换。但是由于需要专门设置固定装置,因此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另外由于上置式剪力铰需要承受较大的力矩作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浮置板上相关连接部位的混凝土结构损坏。 因而,如何解决现有剪力铰的上述问题,成为行业内的一个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集成板端隔振装置和剪力铰。既能使剪力铰和浮置板的受力更合理,又能简化结构、节省安装空间和节省材料,实现剪力铰的维修、更换方便。 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底板和顶板,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式剪力铰,夹持式剪力铰包括上夹持件和连接拉杆,上夹持件位于顶板的上方并与顶板组成夹持结构,上夹持件和顶板之间设置至少一根连接拉杆。 所述连接拉杆沿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横向中心位置平行设置或沿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纵向中心位置平行设置。所述上夹持件采用金属板材、金属焊接件、金属型材、金属与弹性材料的复合板材或金属与耐磨材料的复合板材制作。连接拉杆通过焊接、螺纹联结或者钩孔结构与顶板联结。连接拉杆使用焊接固定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使用螺纹联结固定时,可实现连接拉杆的可拆卸,便于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安装、更换和维修。钩孔结构是包括分别设置在顶板上的孔和连接拉杆上的钩,利用孔和钩的交叠错位实现联结,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钢轨、扣件系统和浮置板,钢轨及扣件系统设置在浮置板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下方还设有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和浮置板之间设有调高垫片,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通过调高垫片支撑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上夹持件设置在相邻两块浮置板端部的上表面,上持件和顶板通过连接拉杆夹持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 浮置道床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中间隔振装置,中间隔振装置内置于或侧置于浮置板下方,中间隔振装置沿钢轨纵向设于浮置板两端的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之间,并与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共同支撑着浮置板。 为了防止上夹持件在使用过程中沿钢轨横向与浮置板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可以在浮置板上对应上夹持件设置横向限位装置。所述的横向限位装置可以为浮置板表面设置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凹槽。为方便与浮置板之间进行装配,可以在浮置板的板体上设置贯通的连接孔,连接拉杆贯穿连接孔设置,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上夹持件相连。连接孔优选地为沿钢轨纵向的长条孔,可在浮置板产生伸缩变形或窜动时为连接杆提供让位空间。为避免上夹持件与浮置板之间的由于刚性接触而产生磨损或噪音,上夹持件与浮置板上表面之间设置弹性垫或耐磨垫。弹性垫除上述功能外,还具有阻尼耗能作用。 连接拉杆一端联结在顶板上,另一端与上夹持件联结,使得顶板具有了双重作用。向上,可作为与上夹持件对应的下夹持件;向下,可作为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从而实现了板端隔振装置与夹持式剪力铰集成为一体,简化了结构,减小剪力铰的安装空间,节省材料,实现板端隔振装置的多功能化。 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通过连接拉杆、顶板和上夹持件实现对相邻浮置板的有效夹持,进而实现在相邻浮置板之间传递荷载的功能。工作过程中,板端隔振装置和上部的夹持式剪力饺在浮置板上方和下方协同承受外力,因而受力状况更加合理。由于上夹持件独立于板端隔振装置和浮置板设置,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拆卸进行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本技术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集成板端隔振装置和剪力饺的功能,使得剪力铰和板端隔振装置能够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既能控制相邻浮置板间的下沉量,传递钢轨所受剪力,优化剪力铰和浮置板端部的受力情况,又具有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和节省材料,易维护,适用性强等特点。应用这种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本技术浮置道床,克服了应用现有剪力铰的浮置道床存在的剪力铰无法维修更换,以及剪力铰受力不合理易损坏浮置板等问题。因而,经济实用,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应用图1所示的本技术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本技术的上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应用本技术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三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应用本技术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为实施例四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中应用本技术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D-D剖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五中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五中应用本技术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E-E剖视图。 图18为实施例六中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9为实施例六中应用本技术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F-F剖视图。 图21为实施例七中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的俯视图。 图22为实施例七中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连接拉杆的主视图。 图23为实施例七中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连接拉杆的俯视图。 图24为实施例七中应用本技术多的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的G-G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包括顶板2、弹性元件 3、底板4和阻尼元件6,还包括夹持式剪力铰,所述夹持式剪力铰包括上夹持件I和连接拉杆5,上夹持件I位于顶板2的上方,上夹持件I和顶板2之间设置两根连接拉杆5。连接拉杆一端设置螺纹,并通过螺母与上夹持件联结,另一端直接焊接在顶板上。 应用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本技术浮置道床时,如图4、图5所示,包括钢轨8、扣件系统、浮置板7和中间隔振装置。钢轨8及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钢轨、扣件系统和浮置板,钢轨及扣件系统设置在浮置板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下方还设有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和浮置板之间设有调高垫片,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通过调高垫片支撑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上夹持件设置在相邻两块浮置板端部的上表面,上持件和顶板通过连接拉杆夹持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钢轨、扣件系统和浮置板,钢轨及扣件系统设置在浮置板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下方还设有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和浮置板之间设有调高垫片,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通过调高垫片支撑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上夹持件设置在相邻两块浮置板端部的上表面,上持件和顶板通过连接拉杆夹持着相邻两块浮置板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隔振装置,中间隔振装置内置于或侧置于浮置板下方,中间隔振装置沿钢轨纵向设于浮置板两端的多功能板端隔振装置之间,并与多功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学军孔祥斐王建立张宝才黄俊飞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