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658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用于对软管外周进行加工,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动力装置、卡盘、支撑管组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动力装置与卡盘驱动连接,支撑管组件包括多根支撑管,各支撑管具有不同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内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并分别由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驱动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移动,第一支座上安装有同心装置,第二支座上安装有排刀,第一滑轨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滑轨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第一滑轨上并可沿滑轨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软管加工设备,其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软管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软管的某些用途中,需要对软管的外表面进行加工,通常情况下,是以切割的方式完成。现有技术中,软管的外表面加工通常采用手工方式通过切刀进行加工,这一切割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且加工精度低的缺陷。部分软管加工过程中会采用半自动化切割装置代替切刀,但是依然无法克服由于软管变形带来的加工误差,同时,加工效率依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管加工设备,实现了对软管外表面的加工,其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用于对软管外周进行加工,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动力装置、卡盘、支撑管组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动力装置与卡盘驱动连接并可驱动卡盘旋转,卡盘上设置有卡紧机构且卡盘中心设有卡爪,支撑管组件包括多根支撑管,各支撑管具有不同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内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并分别由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驱动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移动,第一支座上安装有同心装置,第二支座上安装有排刀,同心装置包括本体部、过渡部和顶头部,顶头部、过渡部、本体部依次连接且本体部与第一支座连接,顶头部、本体部为圆柱体且过渡部为圆台体,顶头部的外径与支撑管的内径大小相等,顶头部中心与卡盘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各支撑管一端内侧设置有内锥面且该内锥面的锥度与过渡部外锥面的锥度相等,第一滑轨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滑轨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第一滑轨上并可沿滑轨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可将安装座与第一滑轨固定的固定机构。优选地,卡盘上卡爪的数量为3-5个。优选地,动力装置为电机,卡盘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并由电机驱动旋转。本专利技术中,在对软管进行加工时,根据软管的内径大小,在支撑管组件中选择外径大小合适的支撑管,将支撑管未设置内锥面一端插入卡盘中卡爪形成的安装位中并通过卡紧机构卡紧,将待加工软管套于支撑管上,由于软管内径大小与支撑管外径大小匹配,可以大大降低加工过程中软管的变形程度;通过第一进给机构将第一支座沿第一滑轨进行移动,移动至顶头部插入支撑管内腔中且过渡部与支撑管的内锥面配合,从而保证软管加工过程中的同轴度,使得软管加工过程具有良好的精度,在第一支座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安装座使得第二滑轨位于第一支座与卡盘之间;移动安装座将第二滑轨调整至合适位置,以便于后续过程中排刀进行加工,通过固定机构将安装座位置进行固定,启动动力装置,使得待加工软管随卡盘一起进行旋转;通过第二进给机构驱动第二支座在第二滑轨上移动,使得排刀处于合适的加工位置对软管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通过第二进给机构驱动第二支座在第二滑轨上移动,使得排刀退出加工位置,关闭动力装置,通过第一进给机构将第一支座沿第一滑轨进行移动,使得同心装置与支撑管分离,取出已加工软管,换上待加工软管,进行加工,如此反复,当待加工软管规格变化时,只需更换支撑管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用于对软管外周进行加工,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动力装置1、卡盘2、支撑管组件、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动力装置I与卡盘2驱动连接并可驱动卡盘2旋转,卡盘2上设置有卡紧机构且卡盘2中心设有卡爪,支撑管组件包括多根支撑管9,各支撑管9具有不同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内径,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上并分别由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驱动在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上移动,第一支座3上安装有同心装置7,第二支座4上安装有排刀8,同心装置7包括本体部、过渡部和顶头部,顶头部、过渡部、本体部依次连接且本体部与第一支座3连接,顶头部、本体部为圆柱体且过渡部为圆台体,顶头部的外径与支撑管9的内径大小相等,顶头部中心与卡盘2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各支撑管9 一端内侧设置有内锥面且该内锥面的锥度与过渡部外锥面的锥度相等,第一滑轨5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滑轨6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第一滑轨5上并可沿滑轨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可将安装座与第一滑轨5固定的固定机构;其中,卡盘2上卡爪的数量为3个,动力装置I为电机,卡盘2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并由电机驱动旋转。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对软管进行加工时,根据软管的内径大小,在支撑管组件中选择外径大小合适的支撑管9,将支撑管9未设置内锥面一端插入卡盘2中卡爪形成的安装位中并通过卡紧机构卡紧,将待加工软管10套于支撑管9上,由于软管内径大小与支撑管9外径大小匹配,可以大大降低加工过程中软管的变形程度;通过第一进给机构将第一支座3沿第一滑轨5进行移动,移动至顶头部插入支撑管9内腔中且过渡部与支撑管9的内锥面配合,从而保证软管加工过程中的同轴度,使得软管加工过程具有良好的精度,在第一支座3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安装座使得第二滑轨6位于第一支座3与卡盘2之间;移动安装座将第二滑轨6调整至合适位置,以便于后续过程中排刀8进行加工,通过固定机构将安装座位置进行固定,启动动力装置1,使得待加工软管10随卡盘2—起进行旋转;通过第二进给机构驱动第二支座4在第二滑轨6上移动,使得排刀8处于合适的加工位置对软管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通过第二进给机构驱动第二支座4在第二滑轨6上移动,使得排刀8退出加工位置,关闭动力装置I,通过第一进给机构将第一支座3沿第一滑轨5进行移动,使得同心装置7与支撑管9分离,取出已加工软管,换上待加工软管10,进行加工,如此反复,当待加工软管10规格变化时,只需更换支撑管9即可;整个设备结构简单,易于通过将机床进行改造得到,设备投资小,同时,加工精度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用于对软管外周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动力装置(1)、卡盘(2)、支撑管组件、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动力装置(1)与卡盘(2)驱动连接并可驱动卡盘(2)旋转,卡盘(2)上设置有卡紧机构且卡盘(2)中心设有卡爪,支撑管组件包括多根支撑管(9),各支撑管(9)具有不同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内径,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上并分别由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驱动在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上移动,第一支座(3)上安装有同心装置(7),第二支座(4)上安装有排刀(8),同心装置(7)包括本体部、过渡部和顶头部,顶头部、过渡部、本体部依次连接且本体部与第一支座(3)连接,顶头部、本体部为圆柱体且过渡部为圆台体,顶头部的外径与支撑管(9)的内径大小相等,顶头部中心与卡盘(2)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各支撑管(9)一端内侧设置有内锥面且该内锥面的锥度与过渡部外锥面的锥度相等,第一滑轨(5)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滑轨(6)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第一滑轨(5)上并可沿滑轨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可将安装座与第一滑轨(5)固定的固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加工设备,用于对软管外周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动力装置(I)、卡盘(2)、支撑管组件、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动力装置(I)与卡盘(2)驱动连接并可驱动卡盘(2)旋转,卡盘(2)上设置有卡紧机构且卡盘(2)中心设有卡爪,支撑管组件包括多根支撑管(9),各支撑管(9)具有不同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内径,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上并分别由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驱动在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上移动,第一支座(3)上安装有同心装置(7),第二支座(4)上安装有排刀(8),同心装置(7)包括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焕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日格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