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465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小型的摄像透镜。该摄像透镜从物体侧顺次由第1透镜群(G1)、光阑(St)和第2透镜群(G2)构成,第1透镜群(G1)由含有至少1片负透镜和1片正透镜的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第2透镜群(G2)从物体侧顺次由第21透镜群(G21)和第22透镜群(G22)构成,第21透镜群(G21)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具有正光焦度,第22透镜群(G22)从物体侧顺次由负透镜和正透镜这2片透镜构成。关于从全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L、最高像高Y、从第1透镜群(G1)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第2透镜群(G2)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d、全系统的焦距f,满足规定的条件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小型的摄像透镜。该摄像透镜从物体侧顺次由第1透镜群(G1)、光阑(St)和第2透镜群(G2)构成,第1透镜群(G1)由含有至少1片负透镜和1片正透镜的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第2透镜群(G2)从物体侧顺次由第21透镜群(G21)和第22透镜群(G22)构成,第21透镜群(G21)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具有正光焦度,第22透镜群(G22)从物体侧顺次由负透镜和正透镜这2片透镜构成。关于从全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L、最高像高Y、从第1透镜群(G1)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第2透镜群(G2)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d、全系统的焦距f,满足规定的条件式。【专利说明】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透镜,特别是涉及适合电子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的小型的透镜。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备这样的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例如搭载有依据APS格式和4/3 ( 7 *—寸一 X )格式等的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数码相机被大量供于市场。最近,不限于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还被提供的有既使用上述的大型的摄像元件、又不拥有反射式取景器的可换镜头式数码相机和小型照相机。这此照相机的优点在于,既有高画质、系统整体又小型且便携性优异。于是,伴随着照相机的小型化,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且薄型化的要求非常高。作为对应这样的大型的摄像元件、同时透镜片数少且小型的摄像透镜,例如,提出有专利文献I~4所述的摄像透镜。在专利文献I~4所述的摄像透镜中,其构成共同的是在最靠物体侧配置有负透镜即具有所谓的逆焦式、或具有依照于此的这种光焦度配置。【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特开2009-23754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 开2009-258157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10-18601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11-59288号公报在照相机,特别是作为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可换透镜使用的摄像透镜中,为了在透镜系统和摄像元件之间插入各种光学元件、或为了确保反射式取景器用的光路长度,有需要很长的后截距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逆焦式的光焦度配置是适当的。另一方面,在上述使用了 APS格式等的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中,不具备反射式取景器的可换镜头式相机、或镜头一体型的小型照相机等,会根据其构成,而存在不需要如单镜头反光相机用的可换透镜那样程度长的后截距的情况。在此,专利文献I~4所述的摄像透镜,共同都是在最物体侧(也称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且从光阑到像面侧而配置负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的构成。在这种类型的摄像透镜中,为了确保长后截距和光学性能这两方,光学总长必然长。将专利文献I~4所述的摄像透镜,对于使用了上述APS格式等的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应用时,能够确保高光学性能。但是,对应使系统整体小型而携带性优异的摄像装置,则期望摄像透镜也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确保能够对应大型的摄像元件的光学性能、又可以形成得小型薄型且低成本的摄像透镜,和应用了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顺次由第I透镜群、光阑和第2透镜群构成,所述第I透镜群,由含有至少I片负透镜和I片正透镜的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第21透镜群和第22透镜群构成,所述第21透镜群,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并且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22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负透镜和正透镜这2片透镜构成,满足下述条件式⑴、⑵和(3)。2.1 < TL/Y < 2.9...(1)0.50 < Σ d/TL < 0.85…(2)0.35 < Y/f < 0.85...(3)其中,TL:从全系统的最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后截距量为空气换算长度)Y:最大像闻Σ d:从所述第I透镜群的最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所述第2透镜群的最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f:全系统的焦距还有,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由第I透镜群和第2透镜群构成,但是除了 2个透镜群以外,也可以含有实质上不具备光焦度的透镜、光阑和保护等的透镜以外的光学零件、透镜凸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补正机构等的机构部分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就凸面、凹面、平面、双凹、弯月、双凸、平凸和平凹等这样的透镜的面形状,正和负这样的透镜的光焦度的符号而言,在含有非球面的情况下,除非特别指出,否则均认为是近轴区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就曲率半径的符号而言,面形状向物体侧凸时为正,向像侧凸时为负。还有,最大像高Y,能够由透镜的设计规格和所搭载的装置的规格等决定。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2-1)和(3-1)的至少一个。2.2 < TL/Y < 2.8...(1-1)0.55 < Σ d/TL < 0.80…(2-1)0.40 < Y/f < 0.82...(3-1)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1)。0.70 < ST/TL < 0.95…(4)0.75 < ST/TL < 0.92...(4-1)其中,ST:从所述光阑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L:从全系统的最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后截距量为空气换算长度)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所述第I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1)。0.6 < f/fl < 1.4...(5)0.7 < f/fl < 1.3...(5-1)其中,fl:所述第I透镜群的焦距f:全系统的焦距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所述第I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弯月形状的负透镜、和正透镜这2片透镜构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构成所述第I透镜群的所述2片透镜被彼此接八口 ο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所述第22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和(7)。Nd22p > 1.70…(6)28 < vd22p < 56...(7)其中,Nd22p:构成所述第22透镜群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vd22p:构成所述第22透镜群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阿贝数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⑶和(9)。Ndlp > 1.75...(8)35 < vdlp < 55...(9)其中,Ndlp:构成所述第I透镜群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vdlp:构成所述第I透镜群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阿贝数这种情况下,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1)。38 < vdlp < 52...(9-1)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所述第21透镜群,由I片正透镜和I片负透镜构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所述第21透镜群,由I片正透镜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透镜,通过第I透镜群由至少I片负透镜和I片正透镜构成,能够使在第I透镜群发生的球面像差、像面弯曲和色像差等的诸像差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顺次由第1透镜群、光阑和第2透镜群构成,所述第1透镜群,由含有至少1片负透镜和1片正透镜的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第21透镜群和第22透镜群构成,所述第21透镜群,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并且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22透镜群,从物体侧顺次由负透镜和正透镜这2片透镜构成,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2)和(3),2.1<TL/Y<2.9…(1)0.50<∑d/TL<0.85…(2)0.35<Y/f<0.85…(3)其中,TL:从全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且该距离中的后截距量为空气换算长度,Y:最大像高,∑d:从所述第1透镜群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所述第2透镜群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f:全系统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