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437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28
一种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包括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围设成用于收容SIM卡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还一体成型有防误插装置,所述防误插装置是从所述主体部以朝向所述侧壁方向并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包括位于主体部侧的低水平部、及邻近所述侧壁处的高水平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可有效防止SIM卡误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包括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围设成用于收容SIM卡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还一体成型有防误插装置,所述防误插装置是从所述主体部以朝向所述侧壁方向并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包括位于主体部侧的低水平部、及邻近所述侧壁处的高水平部;本技术的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可有效防止SIM卡误插。【专利说明】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可防止误插的SM卡座。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用身份识别卡(SM Card)需要插装于一个SM卡座上来进行连接,通常,SIM卡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正确插入的话,不仅无法识别,还极有可能会造成卡座内的导电端子损坏,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目前,许多SM卡座均设有防止SM卡误插的结构,但均设置于退卡机构上,结构复杂,同时增加了退卡机构的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包括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围设成用于收容SIM卡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还一体成型有防误插装置,所述防误插装置是从所述主体部以朝向所述侧壁方向并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包括位于主体部侧的低水平部、及邻近所述侧壁处的高水平部。所述防误插装置是与所述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内的,且所述防误插装置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一侧。所述绝缘本体的尾部形成有防呆块,所述防呆块与所述防误插装置位于绝缘本体同一侧。所述SM卡座还包括有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包括固定所述侧壁上的动端子、及固定于所述防呆块内的静端子。所述动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前端的固定部、及延伸至所述侧壁后端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末端上方折弯向收容空间内延伸形成推抵部,所述静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防呆块内的固定部、及折弯延伸至所述动端子弹性臂内侧的接触部。所述推抵部位于所述防呆块的前方。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内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末端分叉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接触脚,其中所述第一接触脚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接触脚,第一接触脚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接触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的防误插装置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内,并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侧壁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构成位于远离所述侧壁处的低水平部、及邻近所述侧壁处的高水平部,在所述SIM卡正确插入时,识别角可顺利向下压服所述防误插装置,而当所述SIM卡错误插入时,所述防误插装置将阻止所 述SIM卡插入,且结构简单,适用于所有SIM卡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M卡座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去掉金属壳体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正确插入SIM卡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错误插入SIM卡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包括绝缘本体10、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 —侧的检测开关40、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上方的金属壳体30。所述绝缘本体1、金属壳体30、及导电端子20共同围设成收容SIM卡60 (如图5所示)的收容空间70。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自所述主体部11两侧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壁12、及形成于所述绝缘本体10远离卡插入端的尾部处的防呆块13。所述检测开关40安装于所述侧壁12及防呆块13上。所述检测开关40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侧壁12上的动端子41、及固定安装于所述防呆块13上的静端子42,所述动端子41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12邻近卡插入端一侧的固定部411、及延伸至所述远离所述卡插入端一侧的弹性部412,所述弹性部412末端形成向上折弯并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70内的推抵部413。所述静端子42包括固定于所述防呆块13内的固定部421、及自所述固定部421折弯后向卡插入端延伸形成的位于所述动端子41的弹性臂312内侧并相互接触的接触部422。当所述SM卡60插入后,SM卡60的边缘推抵所述动端子41的推抵部413以使所述动端子41的弹性臂412向外弹性变形,从而使所述动端子41与所述静端子42断开达成开关功能。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主体部11内的基部21、及自所述基部21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接触臂22。所述接触臂22末端分叉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接触脚221,222,其中所述第一接触脚221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接触脚,第一接触脚22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接触脚222。请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主体部11上一体成型有防误插装置50,具体来说,所述防误插装置50是与所述导电端子20 —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所述防误插装置50是在所述主体部11位于所述防呆块13 —侧朝向侧壁12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弹性金属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11 一侧的低水平部51、及邻近所述侧壁12位置处的高水平部52。请参阅图5、图6所示,将详细介绍本技术SM卡座的防误插装置50的运作原理。当所述SM卡60以正确的方式插入时,如图5所示,所述SM卡60的识别角61会首先接触所述防误插装置50,所述识别角60的倾斜结构会先接触所述防误插装置50的低水平部51,继续推动所述SIM卡60,所述识别角61会将所述防误插装置50慢慢向下挤压并发生弹性变形,最终使所述防误插装置50被挤压入所述SIM卡50下方并完成SIM卡60的插入。当所述SIM卡以错误的方式插入时,如图6所示,所述SIM卡60的边角会直接接触防误插装置50的高水平部52而导致所述防误插装置50无法被压入所述SM卡下方以阻止所述SIM卡的继续插入,达到防误插的效果。本技术的可防止误插的SM卡座的防误插装置50 —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主体部11内,并从所述主体部11朝向所述侧壁12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构成位于远离所述侧壁12处的低水平部51、及邻近所述侧壁12处的高水平部52,在所述SIM卡正确插入时,识别角61可顺利向下压服所述防误插装置50,而当所述SIM卡错误插入时,所述防误插装置50将阻止所述SM卡插入,且结构简单,适用于所有SM卡座。【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止误插的SM卡座,包括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围设成用于收容SIM卡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误插的SIM卡座,包括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围设成用于收容SIM卡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主体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还一体成型有防误插装置,所述防误插装置是从所述主体部以朝向所述侧壁方向并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包括位于主体部侧的低水平部、及邻近所述侧壁处的高水平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远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