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968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液冷腔和设置于液冷腔一个表面的散热本体。散热本体的一个面上成型有若干电池槽,每一电池槽适于放置两块车载电池。电池槽的深度大于车载电池的高度,且电池槽底面上设置有与车载电池正极和负极接触的导电体;液冷腔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连通形成液冷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散热装置,采用冷却设备散热本体充当结构件,加强了结构强度,对内可进行冷却,对外可以加固。采用电池槽可以固定电池,防止汽车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电池移位现象,安全性高;电池槽深度大于电池高度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使电池散热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散热装置,液冷腔中的冷却液流动可带动整体温度下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液冷腔和设置于液冷腔一个表面的散热本体。散热本体的一个面上成型有若干电池槽,每一电池槽适于放置两块车载电池。电池槽的深度大于车载电池的高度,且电池槽底面上设置有与车载电池正极和负极接触的导电体;液冷腔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连通形成液冷循环回路。本技术中的散热装置,采用冷却设备散热本体充当结构件,加强了结构强度,对内可进行冷却,对外可以加固。采用电池槽可以固定电池,防止汽车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电池移位现象,安全性高;电池槽深度大于电池高度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使电池散热均匀。本技术中的散热装置,液冷腔中的冷却液流动可带动整体温度下降。【专利说明】一种车载电池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性能。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会使电池的各个部件温度升高,超过电池的有效工作范围,严重影响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设计高性能的电池散热系统至关重要。目前电动汽车行业中采用的散热系统多为风冷散热系统和液冷散热系统。风冷散热系统以空气为散热介质,通过散热风扇将产生的热量带走,液冷散热系统则是通过水一类的液体散热介质将产生的热量带走。上述散热系统存在的缺点是,电池箱内温度不均匀,容易造成电池温差,从而影响电池的一致性,进而影响电池寿命。而且,上述散热系统设置在电池箱中,对电池进行散热时,稳定性差,都需要外加钢板进行加固,既增加重量又增加体积,并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电池箱中的单体电池的位置,导致车辆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池移位的现象,从而导致单体电池之间相互接触发生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结构脆弱且不稳定,对于电池箱散热不均匀,从而提出一种车载电池散热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液冷腔和设置于所述液冷腔一个表面的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的一个面上成型有若干电池槽,每一所述电池槽适于放置两块车载电池,所述电池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车载电池的高度,且所述电池槽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载电池正极和负极接触的导电体;所述液冷腔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连通形成液冷循环回路。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所述液冷腔为中空的弯曲管路,所述弯曲管路的入口为所述介质进口,所述弯曲管路的出口为所述介质出口。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导通的触点,所述电路板盖合于所述电池槽表面与所述车载电池电导通。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所述散热本体为铝制本体。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还包括绝热层,包覆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散热本体和所述液冷腔的外部。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所述绝热层为气溶胶层。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层,设置于所述电池槽内壁且与所述电池槽内壁紧密贴合。上述车载电池散热装置,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于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之间;所述泵体与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形成通路,冷却介质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在所述通路内循环流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所述的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液冷腔和设置于所述液冷腔一个表面的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的一个面上成型有若干电池槽,每一所述电池槽适于放置两块车载电池。本技术中的散热装置,采用冷却设备散热本体充当结构件,加强了结构强度,对内可进行冷却,对外可以加固。采用电池槽可以固定电池,防止汽车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电池移位现象,能够对每一个电池单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和隔离,并增加整体的刚性和抗冲击强度,在遇到剧烈冲击时,可有效防止大面积的电池组出现变形、漏液、断路进而引发起火的危险,安全性高;电池槽深度大于电池高度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使电池散热均匀。本技术中的散热装置,液冷腔中的冷却液流动可带动整体温度下降。(2)本技术所述的车载散热装置,所述液冷腔为中空的弯曲管路,所述弯曲管路的入口为所述介质进口,所述弯曲管路的出口为所述介质出口。采用弯曲管路可以增加液体流动时间,即增加液体与散热本体的接触时间,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以散发出去,从而可以提闻散热效率。(3)本技术所述的车载散热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导通的触点,所述电路板盖合于所述电池槽表面与所述车载电池电导通,电路板的设计便于对电池单体进行测试分析以及对电池单体的迅速更换,电路板和散热本体以及液冷腔形成三层结构,具有很好的机械保护性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可维护性好,容易加工。(4)本技术所述的车载电池散热装置,整体通过气溶胶进行包裹,热/冷被引导在外部,有利于汽车整体外型,气动及安全设计。( 5 )本技术所述的车载电池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层,设置于所述电池槽内壁且与所述电池槽内壁紧密贴合。可以通过附加散热层保证电池与电池槽的内壁不在有空隙,能够进一步保证电池的稳定性。(6)本技术所述的车载电池散热装置,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于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之间;所述泵体与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形成通路,冷却介质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在所述通路内循环流动。通过泵体能够加控制液体的循环速度,可以通过加快液体的流动提高散热的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本体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槽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本体结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单个电池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冷腔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液冷腔,2-散热本体,3-电路板,11-弯曲管路,12-介质进口,13-介质出口,21-电池槽,22-车载电池,23-导电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液冷腔I和设置于所述液冷腔I 一个表面的散热本体2。其中所述散热本体2可以是铝制本体,铝制本体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但是强度较差。所述散热本体2也可以是铝合金本体、或者金属本体,具体的情况要综合考虑散热性能,强度,重量和成本的实际需求。所述散热本体2的一个面上成型有若干电池槽21,每一所述电池槽21适于放置两块车载电池22,所述电池槽21的深度大于所述车载电池22的高度,且所述电池槽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载电池22正极和负极接触的导电体。所述液冷腔I设置有介质进口 12和介质出口 13,所述介质进口 12和所述介质出口 13连通形成液冷循环回路。可以理解,所述介质进口 12和所述介质出口 13是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液冷循环回路,也可以拆分开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腔和设置于所述液冷腔一个表面的散热本体; 所述散热本体的一个面上成型有若干电池槽,每一所述电池槽适于放置两块车载电池,所述电池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车载电池的高度,且所述电池槽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载电池正极和负极接触的导电体; 所述液冷腔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连通形成液冷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任峰姚祉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峰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