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559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装配电动窗开关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左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左侧突起部,所述装配孔的右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右侧突起部,所述左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的最高点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开关面板结构通过在装配孔两侧设置相应的突起部,能够有效防止电动窗开关的误操作,避免了车窗玻璃的误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装配电动窗开关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左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左侧突起部,所述装配孔的右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右侧突起部,所述左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的最高点的高度。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开关面板结构通过在装配孔两侧设置相应的突起部,能够有效防止电动窗开关的误操作,避免了车窗玻璃的误升降。【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大部分汽车四门内饰板上都布置有电动窗开关(也称为玻璃升降器开关),电动窗开关装配在开关面板上后固定到门内饰板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装配有电动窗开关的开关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所述电动窗开关I表面具有一定斜度,使得部分电动窗开关I高于开关面板的面板本体,还有部分电动窗开关I低于开关面板的面板本体,从而驾乘人员很有可能不小心碰触到高于面板本体的那部分电动窗开关I,进而发生玻璃升降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玻璃升降误操作的汽车开关面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装配电动窗开关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左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左侧突起部,所述装配孔的右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右侧突起部,所述左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的最高点的高度。优选的是,所述左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均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的最闻点的闻度。优选的是,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有一个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左侧突起部通过左侧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面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右侧突起部通过右侧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面板主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左侧突起部、所述左侧圆弧过渡部、所述右侧突起部、所述右侧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面板主体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呈矩形矩阵排布。优选的是,位于第一列的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左侧突起部顺次连接,形成呈直线形状的左侧总突起部;位于最后一列的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右侧突起部顺次连接,形成呈直线形状的右侧总突起部。优选的是,所述左侧总突起部通过左侧总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面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总突起部通过右侧总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面板主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左侧总突起部、所述左侧总圆弧过渡部、所述右侧总突起部、所述右侧总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面板主体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装配孔两侧设置相应的突起部,能够有效防止电动窗开关的误操作,避免了车窗玻璃的误升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装配有电动窗开关的开关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汽车开关面板结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汽车开关面板结构装配有一个电动窗开关;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汽车开关面板结构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汽车开关面板结构装配有多个电动窗开关。附图标记说明1电动窗开关 6右侧圆弧过渡部2面板主体7左侧总突起部3左侧突起部 8右侧总突起部4右侧突起部 9左侧总圆弧过渡部5左侧圆弧过渡部10右侧总圆弧过渡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部分电动窗开关高于开关面板结构的面板主体,而产生玻璃升降的误操作。对于一般四门汽车来说,主驾驶处的车门内饰板的开关面板结构与其余四门(副驾驶处的车门、后排座对应的两个车门)的车门内饰板的开关面板结构不同,主驾驶处车门的开关面板结构用于装配多个电动窗开关(一般为四个),其余车门的开关结构仅用于装配一个电动窗开关。下面结合图3和图4分别对这两种开关面板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汽车开关面板结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汽车开关面板结构装配有一个电动窗开关1,所述汽车开关面板结构,包括面板主体2,所述面板主体2上开设有一个用于装配电动窗开关I的装配孔。特别地,所述装配孔的左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左侧突起部3,所述装配孔的右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右侧突起部4,所述左侧突起部3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4的上表面的高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I的最高点的高度。首先按照下述方式定义上述左侧和右侧,以方向盘所在侧定义为左侧,以副驾驶座位所在侧定义为右侧。对于装配在装配孔内的电动窗开关I来说,上述左侧突起部3和右侧突起部4,起到了阻挡作用,从而避免了误按下电动窗开关I ;并且,如果车内人员要想按下电动窗开关1,仅需要将手指放在左侧突起部3和右侧突起部4之间,按下电动窗开关I即可,可以说明上述左侧突起部3和右侧突起部4的设置,不会影响车内人员正常操作电动窗开关I。在本技术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节省成本以及汽车开关面板的美观,所述左侧突起部3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4的上表面的高度均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I的最高点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左侧突起部3通过左侧圆弧过渡部5与所述面板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右侧突起部4通过右侧圆弧过渡部6与所述面板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圆弧过渡部5增加了左侧突起部3和面板主体2的连接强度,所述右侧圆弧过渡部6增加了右侧突起部4和面板主体2的连接强度。为了进一步增加左侧突起部3、右侧突起部4与面板主体2的连接强度,所述左侧突起部3、所述左侧圆弧过渡部5、所述右侧突起部4、所述右侧圆弧过渡部6与所述面板主体2 —体成型。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汽车开关面板结构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汽车开关面板结构装配有多个电动窗开关1,所述面板主体2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装配孔。所述开关面板结构中的任一意一个装配孔,都具有图3中所示的左侧突起部3和右侧突起部4,其中,左右相邻的两个装配孔共用同一个突起部。为了增加美观性,所述多个装配孔呈矩形矩阵排布。另外,位于第一列的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左侧突起部3顺次连接,形成呈直线形状的左侧总突起部7 ;位于最后一列的所述装配孔对应的右侧突起部4顺次连接,形成呈直线形状的右侧总突起部8。为了增加左侧总突起部7、右侧总突起部8与面板主体2的连接强度,所述左侧总突起部7通过左侧总圆弧过渡部9与所述面板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总突起部8通过右侧总圆弧过渡部10与所述面板主体2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加左侧总突起部7、左侧总圆弧过渡部9、右侧总突起部8、右侧总圆弧过渡部10与面板主体2的连接强度,所述左侧总突起部7、所述左侧总圆弧过渡部9、所述右侧总突起部8、所述右侧总圆弧过渡部10与所述面板主体2 —体成型。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装配孔两侧设置相应的突起部,能够有效防止电动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开关面板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装配电动窗开关的装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左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左侧突起部,所述装配孔的右侧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右侧突起部,所述左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右侧突起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电动窗开关的最高点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竞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