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及其形成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8515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及其形成的系统,其中系统包括:主板(10)配有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在电源模块板(20)上开有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电源模块板(20)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周围装配在主板(10)上方;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与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感输入、输出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确保电源系统的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及其形成的系统,其中系统包括:主板(10)配有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在电源模块板(20)上开有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电源模块板(20)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周围装配在主板(10)上方;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与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感输入、输出电路连接。本技术能够确保电源系统的性能稳定。【专利说明】一种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及其形成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电子产品中电源模块的印刷线路板(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及其设计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PCB体积或面积越来越小,而要实现的功能却越来越多,所以要求线路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得PCB布局密度越来越高,由此增加了 PCB的走线难度,同时为整体的PCB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局限性。再者,随着电子产品系统研发技术的日趋成熟,各项目的一些局部功能模块的设计从功能上讲往往都是一致的。比如,电源模块,一个完善的电源系统可以用在多个项目中。当前PCB设计的解决方案是将一个完善的电源系统单独设计在一块PCB上,各项目单板通过连接器来使用这个电源系统,从而保证电源模块设计的稳定性并提高电源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但是这种设计方案通常会受到架构的结构以及散热等问题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电源模块板2的结构,它与主板I通过一个较高的电源模块连接器4相连,这样使得主板I的整体高度增加,它包括该连接器4的高度、PCB (主板I和电源模块板2)厚度以及电源模块板2上各电源模块器件3的高度。这会使得主板I高度在整个系统架构中产生相当严重的结构相互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散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能够在保证电源模块设计的稳定性的前提下综合解决架构结构及散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及其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电源模块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得结构紧凑及散热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形成的系统,包括主板(10)和电源模块板(20),其中:主板(10)配置有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在电源模块板(20)上开有能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电源模块板(20)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周围装配在主板(10)上方;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地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地与电源模块板(20 )上配置的电感输入电路和电感输出电路连接。进一步地,电源模块板(20)上的最高器件与电感器件(60)同高。进一步地,电源模块板(20)和主板(10)之间剩余的缝隙置放低矮器件和设计大面积走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在如前所述的系统中的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其中,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均配置在主板(10)上;该电源模块板(20)上开有能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该电源模块板(20 )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 )周围装配在主板(10 )上方;在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地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地与配置的电感输入电路和电感输出电路连接。进一步地,电源模块板(20)上的最高器件与电感器件(60)同高。本技术的电源模块PCB的最大高度未超过电源模块的电感高度,因此即不影响整体产品主板的限高布局,也不影响系统的散热效果,同时为高密度PCB板设计节省了大量的布局空间和走线空间,避免了走线穿密集电源孔的风险,保证了电源系统的性能稳定,缩短了电源模块的设计、调试周期并提高了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形成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阐述。应该理解,以下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而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形成的系统实施例,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主板10和电源模块板20,其中:主板10配置有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 ;在电源模块板20上开有能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电源模块板20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周围装配在主板10上方;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地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地与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感输入电路(图中未示)和电感输出电路(图中未示)连接。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电源模块板20上的最高器件与电感器件60同高。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电源模块板20和主板10之间剩余的缝隙置放低矮器件和设计大面积走线。这样一来,电源模块板20的最大高度不超过电源模块上电感器件60的高度。因此本技术的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设计方案一不影响主板10整体的限高区布局,也不影响整个电源系统的散热问题,同时还为高密度PCB板设计节省了大量的布局空间和走线空间,避免了走线穿密集电源孔的风险,保证了电源系统的性能稳定,提高了电源设计及调试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由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形成的系统,包括主板(10)和电源模块板(20),其特征在于: 主板(10)配置有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 在电源模块板(20 )上开有能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电源模块板(20)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周围装配在主板(10)上方;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地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地与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感输入电路和电感输出电路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板(20)上的最高器件与所述电感器件(60)同高。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板(20)和主板(10)之间剩余的缝隙置放低矮器件和设计大面积走线。4.一种使用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中的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源模块印刷电路板形成的系统,包括主板(10)和电源模块板(20),其特征在于:主板(10)配置有电源模块板(20)的电感器件(60)、电感输入管脚(70)以及电感输出管脚(80);在电源模块板(20)上开有能穿过电感器件(60)大小的孔,使得电源模块板(20)刚好嵌在电感器件(60)周围装配在主板(10)上方;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源模块输入管脚(40)和电源模块输出管脚(50),分别相应地与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连接,同时,该电感输入管脚(70)、连接电感输出管脚(80)也分别相应地与电源模块板(20)上配置的电感输入电路和电感输出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倩倩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