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对准调整装置的光学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231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0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10),其包括:光学电路板(12)、光耦合系统(15),其中所述光学电路板(12)具有透射区域(48),所述光耦合系统(15)包括第一透射区域(64)和第二透射区域(68),所述第一透射区域(64)光耦合到所述光学电路板(12)的透射区域(48),所述第二透射区域(68)适于光耦合到配合光学器件(14)的透射区域(60),所述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64、68)仅仅彼此光学结合。所述光耦合系统(15)还包括光耦合器件(16)、反射装置(18)、对准调整装置(20),其中所述对准调整装置(20)适于在这样的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反射装置(18),在其中一个位置中所述反射装置(18)不在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64、68)之间透射光;在另一个位置中所述反射装置(18)在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64、68)之间透射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10),其包括:光学电路板(12)、光耦合系统(15),其中所述光学电路板(12)具有透射区域(48),所述光耦合系统(15)包括第一透射区域(64)和第二透射区域(68),所述第一透射区域(64)光耦合到所述光学电路板(12)的透射区域(48),所述第二透射区域(68)适于光耦合到配合光学器件(14)的透射区域(60),所述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64、68)仅仅彼此光学结合。所述光耦合系统(15)还包括光耦合器件(16)、反射装置(18)、对准调整装置(20),其中所述对准调整装置(20)适于在这样的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反射装置(18),在其中一个位置中所述反射装置(18)不在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64、68)之间透射光;在另一个位置中所述反射装置(18)在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64、68)之间透射光。【专利说明】具有对准调整装置的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多数通信系统具有许多系统卡片。这种卡片常常制造为所谓印制电路板(PCBs)。因为例如因特网对数据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要求达到了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极限。因而变得在电线上难以保证良好的信号完整性。为了响应这种带宽要求,现在建成的高速系统用光学层(光学纤维或者平面型导波器)代替导电金属。确实,光不受到与电相同的限制。光I禹合器件常常用于使内卡用途(intra-card application)中PCB的两个光学层相互连接或者使内卡用途中外侧系统卡片的光学器件与母板的光学层相互连接。然而,PCB的制造容差总是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它可能达到±10%的值,因而引起对准问题,进而导致光耦合不充分,甚至不产生光耦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最优的光耦合的光学系统。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利用这些特征,所述反射装置的位置能够进行调整以补偿因所述光学电路板的制造容差所引起的不对准,进而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的光耦合有效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能还使用了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下面几个实例的说明及附图将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变得非常明显,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这几个实例是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提供的。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横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横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横截面图;和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横截面图。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光学系统10包括光学电路板12、配合光学器件14和光耦合系统15,光耦合系统15包括光耦合器件16、反射装置18和对准调整装置20。光学电路板12是底板PCB,可以是混合或全光学TOB。PCB12是一个层状堆叠,包括五个叠加的层:顶部参考层22、位于顶部参考层22下方的顶部绝缘层24、位于顶部绝缘层24下方的光学导波器层26、位于光学导波器层26下方的底部参考层28和位于底部参考层28下方的底部绝缘层30。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方向和位置术语是参考竖向方向Z给出的,竖向方向Z垂直于PCB12的不同层,并且指向将要光耦合到PCB12的配合光学器件14。PCB12的每个层都平行于XY平面进行延伸,X对应光在光学导波器层26中的传播方向和Y对应横向方向。顶部和底部参考层22、28例如是用铜制成的。光学导波器层26包括多个光学导波器32,其中多个光学导波器32沿着方向X彼此平行地延伸。这些光学导波器32沿Y方向彼此间隔一定距离,这个距离不是常数,根据需要确定它的大小。例如,这个距离可设定为常数250 μ m。每个光学导波器32包括芯部34,芯部34由覆层36围绕,其中覆层36的折射率小于芯部34的折射率。光学导波器32可以是聚合物导波器、玻璃片导波器或者利用嵌入纤维技术得到的导波器等等。切断38形成在PCB12中。切断38由切断38侧面上的直壁40界定,光学导波器32在切断38的该侧面上延伸。直壁40在平行于YZ平面且垂直于由顶部参考层22的顶表面形成的PCB12的顶表面42的平面中延伸。切断38还由第一水平壁44界定,其中第一水平壁44位于与直壁40相对的切断38侧面上。第一水平壁44在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中延伸,并且由底部参考层28的顶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切断38还由位于切断38的两侧面上的第二水平壁46界定。第二水平壁46在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中延伸,并且形成在底部绝缘层30中。直壁40形成PCB12的光学界面。精确地讲,光学导波器32的所有芯部34都放入到切断38中以界定PCB12的光学界面40。光学界面40包括由芯部34的开口形成的多个光透射区域48。光学界面40因而包括一行光透射区域48。配合光学器件14可以是光学器件、光电器件或另一 PCB。在本实例中,配合光学器件14包括机械压铸套圈50 (“mechanical-transferferrule(MT-ferrule)”),机械压铸套圈50具有高精度衬套52,光学纤维54的端部在高精度衬套52中以精确界定的相对位置进行延伸。配合光学器件14因而具有光学界面56,光学界面56由机械压铸套圈50的底表面58形成并且具有多个光透射区域60,这些光透射区域60是由指向PCB12的光学纤维54的端部界定的。配合光学器件14的光学界面56在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中延伸。配合光学器件14的光学界面56所具有的光透射区域60的数量与PCB12的光学界面40的相同,光透射区域60也成行布置。配合光学器件14的光学界面56的每个透射区域60对应PCB12的光学界面40的相应透射区域48。这意味着透射区域48和60两个两个地结合(associate),通过其中一个光学界面的透射区域垂直离开的光被透射到另一光学界面的对应透射区域。配合光学器件14的光学界面56的透射区域60沿Y方向彼此间隔一个固定距离,这个距离对应PCB12的光学界面40的距离。因而例如所述距离可设定为常数250 μ m。光稱合系统15包括虚拟的第一表面,虚拟的第一表面界定虚拟的第一光学界面62,而虚拟的第一光学界面62与PCB12的光学界面40形成光f禹合。虚拟的第一光学界面62具有多个虚拟的第一透射区域64,这些虚拟的第一透射区域64布置在第一行中并且与PCB12的光学界面40的对应透射区域48相对地放置以便彼此光耦合。因此,所述虚拟的第一光学界面62的布置由PCB12的光学界面40的布置直接推得,在这里不再对它详细地加以描述。光耦合器件16例如是用例如塑料材料的半透明的合适材料模制得到的单一件。光耦合器件16安装在PCB12上并且也固定在PCB12上,尤其安装在切断38的第一水平壁44上,第一水平壁44的顶表面用作相对于PCB12定位光耦合器件16的参考表面。在一个变型中,光耦合器件16安装在PCB12的顶表面42上,这个顶表面42因而用作相对于PCB12定位光稱合器件16的参考表面。在另一变型中,PCB12的任意表面都可用作光耦合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系统(10),包括:?光学电路板(12),其包括光学界面(40),其中所述光学界面(40)具有至少一个透射区域(48),?光耦合系统(15),其包括:·第一光学界面(62),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射区域(64),所述第一透射区域(64)光耦合到所述光学电路板(12)的光学界面(40)的对应透射区域(48),·第二光学界面(66),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射区域(68),所述第二透射区域(68)适于光耦合到配合光学器件(14)的光学界面(56)的对应透射区域(60),所述第一透射区域(64)和第二透射区域(68)仅彼此相互光学结合,其中所述光耦合系统(15)包括:?光耦合器件(16),其固定到所述光学电路板(12)且具有光束形成结构(70、74),?反射装置(18),其安装在所述光学电路板(12)上并且适于通过所述光束形成结构(70、74),在所述光耦合系统(15)的所述第一光学界面(62)的第一透射区域(64)和第二光学界面(66)的相结合的第二透射区域(68)之间透射光,?对准调整装置(20),其连接到所述反射装置(18)并且适于相对于所述光学电路板(12)在不对准位置和对准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反射装置(18),其中在所述不对准位置中,所述反射装置(18)在所述光耦合系统(15)的第一透射区域(64)和相结合的第二透射区域(68)之间不透射光;在所述对准位置中,所述反射装置(18)在所述光耦合系统(15)的第一透射区域(64)和相结合的第二透射区域(68)之间透射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亚布雷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