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839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7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A)、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抗晃电电容电路(C)、低压保持电路(D)、单片机控制系统(F)、电压检测电路(G)、电流传感器电路(H)、接触器线圈(I)、控制电源(J)以及外部控制开关(K)。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接触器节能、抗晃电、电动机或负载故障保护等功能,可以与接触器结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与应用性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A)、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抗晃电电容电路(C)、低压保持电路(D)、单片机控制系统(F)、电压检测电路(G)、电流传感器电路(H)、接触器线圈(I)、控制电源(J)以及外部控制开关(K)。本技术具有接触器节能、抗晃电、电动机或负载故障保护等功能,可以与接触器结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与应用性强等特点。【专利说明】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
技术介绍
关于接触器正常启动时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强电流激磁开关管与低压保持电路完成强激磁启动及低电压保持,正常释放时单片机控制系统关断低压保持电路完成接触器释放,目前文献中已有许多介绍。在单片机控制系统检测到晃电故障发生后,通过低压保持电路中电容放电维持接触器保持状态,在鲍光海等申报的专利技术专利“基于低电压电容的交流接触器控制器及控制方法”中已论述过在电源电压发生跌落后,低压保持开关管通过低电压电容放电提供在电压跌落期间维持接触器线圈保持运行所需的能量,能够保证交流接触器准确、方便地实现电压跌落期间接触器持续运行。单片机控制系统对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进行检测,在判断电动机或负载故障时按故障类型和要求关断低压保持电路,实现电动机与负载的保护。在吴功祥等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集成电子式保护器功能与结构的接触器”中论述了。但是,运行节能与抗晃电功能是接触器重要的功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接触器主电路必须安装热继电器或电动机保护器进行电动机或负载故障保护。然而,现有的接触器产品以及公开的技术并没有将接触器节能、抗晃电、电动机或负载故障保护等功能集成在一模块中,该模块可以与接触器结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与应用性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该模块具有接触器节能、抗晃电、电动机或负载故障保护等功能,可以与接触器结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与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A)、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抗晃电电容电路(C)、低压保持电路(D)、单片机控制系统(F)、电压检测电路(G)、电流传感器电路(H)、接触器线圈(I)、控制电源(J)以及外部控制开关(K);输入电源(U)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晃电采样信号输入端(3),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交流侧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 )的正常通断控制采样信号输入端(I),输入电源(U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交流侧另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信号公共端(2),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正端连接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集电极和所述控制电源(J)的正输入端,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I)的一端,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负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源(J)的负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四输出端(22)、所述抗晃电电容电路(C)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I)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二输出端(2)连接所述抗晃电电容电路(C)的另一端和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一输出端(I)和第三输出端(11)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源两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压输入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控制端,所述电流传感器电路(H)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流输入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源(J)是隔离电源。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源(J)是非隔离电源,且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三输出端(11)还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负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是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或MOSFET场效应管。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传感器电路(H)中的电流传感器安装在模块上或安装在接触器的静触桥上。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对于直流接触器是直流电流传感器,对于交流接触器是三个分别安装在三相静触桥上的独立电流传感器,或者是两个分别安装在二相静触桥上的独立电流传感器。 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是分立器件组成的电路,或者是封装的集成电路模块。本技术具有接触器节能、抗晃电、电动机或负载故障保护等功能,可以与接触器结合,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功能与应用性强等特点。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包括整流桥(A)、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抗晃电电容电路(C)、低压保持电路(D)、单片机控制系统(F)、电压检测电路(G)、电流传感器电路(H)、接触器线圈(I)、控制电源(J)以及外部控制开关(K);输入电源(U)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晃电采样信号输入端(3),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交流侧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 )的正常通断控制采样信号输入端(I),输入电源(U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交流侧另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信号公共端(2),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正端连接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集电极和所述控制电源(J)的正输入端,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I)的一端,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负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源(J)的负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四输出端(22)、所述抗晃电电容电路(C)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I)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二输出端(2)连接所述抗晃电电容电路(C )的另一端和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一输出端(I)和第三输出端(11)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源两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压输入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控制端,所述电流传感器电路(H)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流输入端。优选的,所述控制电源(J)是隔离电源。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包括整流桥(A)、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抗晃电电容电路(C)、低压保持电路(D)、单片机控制系统(F)、电压检测电路(G)、电流传感器电路(H)、接触器线圈(I)、控制电源(J)以及外部控制开关(K);输入电源(U)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器控制与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A)、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抗晃电电容电路(C)、低压保持电路(D)、单片机控制系统(F)、电压检测电路(G)、电流传感器电路(H)、接触器线圈(I)、控制电源(J)以及外部控制开关(K);输入电源(U)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晃电采样信号输入端(3),所述外部控制开关(K)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交流侧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正常通断控制采样信号输入端(1),输入电源(U)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A)的交流侧另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信号公共端(2),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正端连接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集电极和所述控制电源(J)的正输入端,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I)的一端,所述整流桥(A)的直流侧负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源(J)的负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四输出端(22)、所述抗晃电电容电路(C)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I)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二输出端(2)连接所述抗晃电电容电路(C)的另一端和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电源(J)的第一输出端(1)和第三输出端(11)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源两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G)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压输入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强电流激磁开关管(B)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低压保持电路(D)的控制端,所述电流传感器电路(H)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电流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功祥张培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