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8168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电池包布置在后车厢底板上,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布置在前座椅框下;在所述电池包的靠近前座椅框的一端设置出线接口;所述出线接口通过高压线束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所述高压配电箱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箱还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与外接充电插座线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可实现动力电池系统零部件的良好布置,简化生产线装配设备要求,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使电池包的装配与日常维护操作便利,可在车辆着地的情况下进行,无需举升机等辅助设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包作为整车的动力源。整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包和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高压线束等高压附件。电池包是大体积、大重量的零部件,在整车布置上要求严格,需求整车提供一个较大的布置空间,能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同时便于装配维修操作,在整车上布置动力电池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电池包布置在汽车底盘下,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等高压附件布置在前舱内。电池包布置在底盘对固定装置要求高,对电池包的IP防护等级要求较高,装配维修时需要举升机举升车辆,不方便操作。高压附件布置在前舱,距离电池包较远,增加高压线束的长度,不利于成本和高压电磁干扰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可实现动力电池系统零部件的良好布置,简化生产线装配设备要求,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使电池包的装配与日常维护操作便利,可在车辆着地的情况下进行,无需举升机等辅助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布置在后车厢底板上,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布置在前座椅框下;在所述电池包的靠近前座椅框的一端设置出线接口;所述出线接口通过高压线束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所述高压配电箱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箱还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与外接充电插座线束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后车箱底板的上方由左侧围板、顶盖板和右侧围板顺序一体连接围成尾门框;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根据所述尾门框的宽度确定;所述尾门框的宽度由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之间的间距确定。所述后车厢底板上设置滑轮导轨;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滑轮导轨被滑动推进所述后车厢内;所述滑轮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后车厢底板上或者与所述左、右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电池包在其前端、后端或两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将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布置在前座椅框下,可通过掀开座椅进行装配和维修,操作简单方便;由于前座椅框位置离地间隙高,可防止行车过程中涉水带来的危险;前座椅框的下部无遮挡物,利于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这些高压附件的通风散热;高压配电箱作为整车高压电的动力分配中心,布置在前座椅框下,可方便与布置在后车厢内的电池包连接,也便于与其他各高压附件的线束连接;车载充电机布置在前座椅框下,方便与高压配电箱的线束连接,同时方便与充电插座的线束连接;因此,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使整车的高压线束得到了优化,缩短了长度,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池包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包;2-左侧围板;3-右侧围板;4-顶盖板;5-尾门框;6-滑轮导轨;7-后车厢底板;8-前座椅框;9-高压配电箱;10-DCDC变换器;11-车载充电机12-出线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电池包1布置在后车厢底板7上,高压配电箱9、车载充电机11和DCDC变换器10布置在前座椅框8下;在电池包的靠近前座椅框的一端设置出线接口12;出线接口通过高压线束与安装在前座椅框下的高压配电箱连接;高压配电箱还与安装在前座椅框下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连接;车载充电机与外接充电插座(图中未显示)线束连接。本技术的电池包布置在后车厢内可避免电池包在行驶过程中涉水和淋雨,因此降低了电池包的IP防护等级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防碰撞功能。本技术的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布置在前座椅框下,可通过掀开座椅进行装配和维修,操作简单方便。整车座椅框位置离地间隙高,可防止行车过程中涉水带来的危险。座椅框的下部无遮挡物,利于高压零部件的通风散热。高压配电箱作为整车高压电的动力分配中心,布置在座椅框下,可方便与布置在后车厢内的电池包连接,也便于与各个高压附件的线束连接。车载充电机布置在前座椅框下,方便与高压配电箱的线束连接,同时方便与充电插座的线束连接。因此,整车的高压线束得到了优化,缩短了长度,降低了成本,同时可让高压线束集中在前座椅框区域,可大大减少由高压线束引起的电磁干扰对整车的影响。前座椅框内空间较大,可满足高压附件接插件插拔时的空间需求。本例中,在后车箱底板的上方由左侧围板2、顶盖板4和右侧围板3顺序一体连接围成尾门框5,电池包的宽度根据尾门框的宽度确定,尾门框的宽度由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之间的间距确定。本例中,电池包的宽度小于尾门框的宽度,电池包的长度小于后箱底板的长度,即可使电池包完全装进车厢内。电池包的外形尺寸同时依据后车厢的空间和尾门框的宽度进行设计,以便满足整车性能要求。由于车厢的高度足够高,可通过调节电池包的高度来增大电池包的容量,以满足续驶里程的设计要求。本例中,为了装配的方便,后车厢底板上固定安装滑轮导轨6,电池包1即可在车辆着地的时候从尾门通过滑轮导轨轻便地被滑动推进后车厢内,电池包通过固定连接件(图中未显示)在其前端、尾端或两侧与后车厢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滑轮导轨可根据车体情况设计,既可以被固定安装在后车厢底板上,也可以与左、右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本例中,滑轮导轨可固定安装在后车厢底板上。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布置结构可满足在车辆着地的情况下,装配维修电池包。避免了装配和日常检修时,频繁举升车辆带来的麻烦。本技术可将电池包依据后车厢空间和尾门宽度进行设计,形成一体式电池包结构,防止车辆运行期间电池包与车体的相对运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满足动力电池系统零部件的整车布置要求,满足装配维修操作的方便性要求,满足高压附件防水的位置布置要求,并从整体布置上使高压线束的长度得到大幅度的缩短,有利于降低成本和解决高压电磁干扰的问题。本技术的布置结构简单可靠,简化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装结构,优化了高压线束的布置,易于实现批量生产。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布置在后车厢底板上,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布置在前座椅框下;在所述电池包的靠近前座椅框的一端设置出线接口;所述出线接口通过高压线束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所述高压配电箱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箱还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与外接充电插座线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池包布置在后车厢底板上,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布
置在前座椅框下;在所述电池包的靠近前座椅框的一端设置出线接口;所述出
线接口通过高压线束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所述高压配电箱连接;所述高
压配电箱还与安装在所述前座椅框下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连接;所述
车载充电机与外接充电插座线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后车箱底板的上方由左侧围板、顶盖板和右侧围板顺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济宁赵小羽张送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