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417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下壳(29)、分别安装在下壳(29)上方的玻璃面板(2)和上盖(10)、设置于玻璃面板(2)下方的感应加热线圈(3)、与感应加热线圈(3)连接的逆变电路(5)、与逆变电路(5)接触的散热模块、以及分别控制感应加热线圈(3)和逆变电路(5)运作的控制面板(1)。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时不受橱柜是否开孔的限制,使用便利性高;散热效果好,提高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厨房电磁灶具采用嵌入式设计,如图1所示,灶具的一部分400嵌入橱柜中已预先开好的孔300中,仅将灶具的玻璃面板100露于橱柜面200上。也有部分灶具机型设置有金属保护饰边500,将玻璃面板100及金属保护饰边500露于橱柜面200上。针对嵌入的部分400,行业内统一了几个规格的橱柜开孔尺寸。目前也有个别电磁灶具产品,将嵌入部分尽可能缩小或统一,以匹配统一的开孔尺寸。但只能相对统一的开孔尺寸适用,对于小于或大于统一的开孔尺寸而不适合安装,可能用户需要为更换灶具去修改橱柜,甚至更换橱柜。因此,用户需要一笔额外的费用支出以用于改装。而且,开孔影响橱柜的力学强度,也不方便灶具日后的位置调整,一旦在橱柜中开孔,再调整灶具的位置就比较困难。另外,电磁灶具在工作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易发热,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散热降温,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嵌入式灶具的另一个缺陷是,电子元器件长期被置于橱柜下面,在相对封闭的高温环境中工作,可能灶具下还有例如烤箱等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的器具。灶具本身产生的热量尚未有效散出,同时受其它的热源影响,加剧了元器件的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磁灶具在已开孔的橱柜中安装不方便且散热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主要特征是不受橱柜上是否开孔的限制,可以在已经开有标准孔的橱柜上安装使用,更可以在没开孔的橱柜上安装使用,此外由于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橱柜外,散热环境更好,可以使其以更好的性能工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下壳、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壳上方的玻璃面板和上盖、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下方的感应加热线圈、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连接的逆变电路、与所述逆变电路接触的散热模块、以及分别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和所述逆变电路运作的控制面板,所述上盖设置于与所述玻璃面板相邻的位置;所述逆变电路和所述散热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形成的空间内。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与所述逆变电路接触的散热器、以及散热风扇;所述下壳中还设置有进风孔以及排风孔;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散热风扇的下方,所述排风孔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进风孔和所述排风孔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逆变电路放置在所述上腔室中;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风扇分别放置在所述下腔室中。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上盖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所述第一、第二上盖相对立地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的侧边。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安装在所述上盖中与所述玻璃面板相邻的一侧,并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粘接在所述玻璃面板下方,并与所述下壳通过螺纹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下壳、所述上盖以及所述玻璃面板中任意两者之间的接触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下壳的底部边缘以及底部中央设置有凸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上盖。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时不受橱柜是否开孔的限制,使用便利性好;散热效果好,提高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实施例一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实施例一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实施例二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实施例二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实施例三平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实施例三沿图6中C-C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控制面板1、玻璃面板2、感应加热线圈3、逆变电路5、散热模块、上盖10以及下壳29。玻璃面板2和上盖10分别与下壳29连接,上盖10设置于玻璃面板2的一侧。逆变电路5和散热模块分别设置于上盖10与下壳29形成的空间内。逆变电路5与感应加热线圈3连接,并提供高频电流给感应加热线圈3。散热模块与逆变电路5连接,及时将逆变电路5产生的热量带走。感应加热线圈3设置于玻璃面板2的下方,对放置在玻璃面板2上的烹调器皿进行感应加热。控制面板1分别与感应加热线圈3、逆变电路5连接,并控制感应加热线圈3、逆变电路5运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请参阅图2、图3所示,控制面板1设置于玻璃面板2的一侧,其包括触摸式感应开关25、显示器26以及指示灯27。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塑料壳17,控制面板1放置于塑料壳17中,塑料壳17的底部与下壳29连接,实现控制面板1与下壳29的绝缘隔离。玻璃面板2安装在下壳29的上方,其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优良、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磨以及热稳定性能好等优点。上盖10安装在下壳29的上方,并与玻璃面板2的一侧边相邻,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下壳29的材料选用钣金铝材,将其制作成平盘状。感应加热线圈3设置于玻璃面板2的下方,其包括上绝缘片13、绕组14、下绝缘片15以及磁性块16。感应加热线圈3可以采用预组装方式将各个部件组成组件,再将该组件安装在下壳29内。将绕组14压缩制作成均匀薄片状,按照绕组14的磁通密度分布布置设置于绕组14下方的磁性块16,通常在磁通密度大的位置布置较为密集的磁性块16。同样将磁性块16压制成薄片状,但磁性块16的脆性较大,因此需要有一定厚度以满足强度要求。绕组14的上面覆盖一层上绝缘片13,下面覆盖一层下绝缘片15。磁性块16设置于下绝缘片15的下方。至此,上述结构组合形成了感应加热线圈3。在感应加热线圈3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与逆变电路5连接,用于在感应加热时对烹调器皿底部的温度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玻璃面板2中设置有4个大小不一的感应加热线圈3,其加热区的位置和大小均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自由地选择。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壳体18,在壳体18中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置有通孔。逆变电路5放置在上腔室中,其包括整流桥22和大功率半导体等元器件,整流桥22和大功率半导体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在逆变电路5的下方。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下壳(29)、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壳(29)上方的玻璃面板(2)和上盖(10)、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2)下方的感应加热线圈(3)、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连接的逆变电路(5)、与所述逆变电路(5)接触的散热模块、以及分别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和所述逆变电路(5)运作的控制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设置于与所述玻璃面板(2)相邻的位置;所述逆变电路(5)和所述散热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10)与所述下壳(29)形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与所述逆变电路(5)接触的散热器(6)、以及散热风扇(8);所述下壳(29)中还设置有进风孔(9)以及排风孔(7);所述进风孔(9)设置于所述散热风扇(8)的下方,所述排风孔(7)设置于所述散热器(6)的下方;所述进风孔(9)和所述排风孔(7)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盖(10)与所述下壳(29)形成的空间内的壳体(18);所述壳体(18)中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逆变电路(5)放置在所述上腔室中;所述散热器(6)与所述散热风扇(8)分别放置在所述下腔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仕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