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9281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内置套筒补偿器以及外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内侧同轴设置内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一端部外侧设置外置套筒补偿器,其中内置套筒补偿器包括有内芯管、第一盲板、第二盲板以及内芯管套,在内芯管的两个管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一盲板,内芯管的外侧套设有内芯管套,内芯管套一端与内芯管之间的填充部分通过第一填料函密封,内芯管套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盲板。其能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并且该补偿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内置套筒补偿器以及外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内侧同轴设置内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一端部外侧设置外置套筒补偿器,其中内置套筒补偿器包括有内芯管、第一盲板、第二盲板以及内芯管套,在内芯管的两个管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一盲板,内芯管的外侧套设有内芯管套,内芯管套一端与内芯管之间的填充部分通过第一填料函密封,内芯管套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盲板。其能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并且该补偿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专利说明】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热力输送管道上的补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
技术介绍
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是安装在热力输送管道上的一种补偿装置,用以减弱或消除热胀冷缩时在管道上所产生的轴向应力,另外,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好处是能够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推力的减小,固定支架的设计体积也将变小,这样会大大地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空间。如图1所示,是现有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现有技术补偿器包括有旁通管18,在旁通管18的一端设置有对外联管19,另一端设置有双头填料管20,双头填料管20 —端深入到旁通管18中,且在该端端部设置有定位盖23,双头填料管20的另一端与伸缩管21通过旋紧圈22连接,这种现有的补偿器体型较大,结构不紧凑,给安装带来诸多不便。其在大口径管系应用中缺点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其能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并且该补偿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内置套筒补偿器以及外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内侧同轴设置内置套筒补偿器,夕卜壳的一端部外侧设置外置套筒补偿器,其中内置套筒补偿器包括有内芯管、第一盲板、第二盲板以及内芯管套,在内芯管的两个管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一盲板,内芯管的外侧套设有内芯管套,内芯管套一端与内芯管之间的填充部分通过第一填料函密封,内芯管套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盲板。优选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外壳的一端连接外部管道,另一端连接外置套筒补偿器,外置套筒补偿器包括外芯管以及套设在外芯管外侧的外芯管套,在外芯管套与外芯管之间的部分通过第二填料函密封,外芯管套上均布设置有能够注入到第二填料函内填料的注料口。优选地,外壳与内置套筒补偿器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横向截面积大于内芯管的横向截面积。优选地,外芯管套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第二封口螺丝,该第二封口螺丝与外芯管套上的注料口配合。优选地,外置套筒补偿器与内置套筒补偿器之间通过内连接短管(3 )连接,内置套筒补偿器与外部管道之间通过外连接短管连接。优选地,外芯管与内芯管为同轴且直径相等的管道。优选地,内连接短管与外连接短管上设置有矩形水孔,矩形水孔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内芯管的横向截面积。优选地,内连接短管以及外连接短管上均设置两个矩形水孔,且两个矩形水孔对称分布。优选地,第一填料函上设置有补料管,补料管的一端深入到第一填料函中,另一端与外壳之间通过第一封口螺丝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盲板以及第二盲板之间设置有排吸气管,排吸气管伸出外壳设置。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在于:本技术不仅能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而且与现有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相比,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是本技术中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5、内置套筒补偿器2以及外置套筒补偿器1,其中外壳5为两端设置有通孔的圆筒体,在外壳5的内侧同轴设置有内置套筒补偿器2,内置套筒补偿器2与外壳5之间形成旁通腔,内置套筒补偿器2包括有与外壳5同轴设置的内芯管13、第一盲板6、第二盲板7以及内芯管套11,内芯管13的两个管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一盲板6,其中外壳5与内置套筒补偿器2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横向截面积大于内芯管13的横向截面积,内芯管13的外侧套设有内芯管套11,内芯管套11 一端与内芯管13之间的部分通过第一填料函12密封,内芯管套11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盲板7,在第一盲板6以及第二盲板7之间设置有排吸气管8,排吸气管8伸出外壳5设置。第一填料函12上设置有补料管9,补料管9的一端深入到第一填料函12中,另一端与外壳5之间通过第一封口螺丝10固定连接;外壳5的一端连接有外置套筒补偿器1,另一端连接有外部管道,外置套筒补偿器I包括外芯管16以及套设在外芯管16外侧的外芯管套14,外芯管16与内芯管13为同轴且直径相等的管道,在外芯管套14与外芯管16之间的部分通过第二填料函15密封,外芯管套14上均布设置有能够注入到第二填料函15内填料的注料口,外芯管套14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第二封口螺丝17,该第二封口螺丝17与外芯管套14上的注料口配合;外置套筒补偿器I中与内置套筒补偿器2之间通过内连接短管3连接,内置套筒补偿器2与外部管道之间通过外连接短管4连接,其中内连接短管3与外连接短管4上设置有矩形水孔(图中未示出),矩形水孔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内芯管的横向截面积,优选内连接短管3以及外连接短管4上均设置两个矩形水孔,且两个矩形水孔对称分布。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实用性,下面将进一步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管道带压介质通过外置补偿器中的外芯管进入外壳内腔,遇到内置补偿器中的内芯管上焊接的盲板后改变方向,通过内连接短管上的矩形孔进入外壳与内置补偿器之间形成的空间,然后再经过外连接短管上的矩形孔流入到外管道。当介质温度升高时,管道发生热膨胀推动外置补偿器以及内置补偿器的芯管与外套相向而行;当介质温度降低时,管道收缩带动外置补偿器以及内置补偿器的芯管与外套背向而行,这样就实现了对补偿器管的冷热补偿。在这一过程中内置补偿器内部始终没有带压介质,由于排吸气孔一直与大气相通,内置补偿器内部始终处于在大气压下,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都承受着介质的压力,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所承受的介质压力与它们所连接的管道所承受的盲板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就平衡了介质对管系的盲板力,实现了平衡补偿器对管系盲板力的平衡。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5)、内置套筒补偿器(2)以及外置套筒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5)、内置套筒补偿器(2)以及外置套筒补偿器(1),外壳(5)的内侧同轴设置内置套筒补偿器(2),外壳(5)的一端部外侧设置外置套筒补偿器(1),其中内置套筒补偿器(2)包括有内芯管(13)、第一盲板(6)、第二盲板(7)以及内芯管套(11),在内芯管(13)的两个管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一盲板(6),内芯管(13)的外侧套设有内芯管套(11),内芯管套(11)一端与内芯管(13)之间的填充部分通过第一填料函(12)密封,内芯管套(11)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盲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周小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